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

滨海新区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逆势增2.9% 完成2549.6亿元

2020-07-30 02:58


内容提要: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外贸进出口完成2549.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815.7亿元,同比增长5.3%;进口1733.9亿元,同比增长1.8%;民营企业出口大幅增长……

天津北方网讯: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外贸进出口完成2549.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815.7亿元,同比增长5.3%;进口1733.9亿元,同比增长1.8%;民营企业出口大幅增长……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滨海新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战双赢”,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为全年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增添了底气。

今年5月,在前期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滨海新区对外贸企业展开新一轮走访帮扶,解决了企业反映的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相关的防疫物资保障、人员用工、通关通检、防疫物资出口等累计超过1500个问题。

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订单、融资、物流等问题,滨海新区职能部门会同金融机构研究解决外资外贸企业融资难题。滨海新区商促局向中信保天津分公司、进出口银行天津分行、中国银行滨海支行等金融机构推送523家外贸企业信息,实施精准对接,进行融资撮合。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为滨海新区外资外贸企业完成授信超过200亿元,中信保服务滨海新区827家外贸企业,承保金额53.2亿美元。同时,滨海新区会同市物流协会搭建供需对接会,为有需求的外贸企业提供供需信息和对接洽谈服务,其中由天津机场牵头搭建航空物流对接平台,挖潜并合理配置航空运力,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在优化外贸营商环境上,我们联合天津新港海关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创新出口‘抵港直装’为带动,对出口通关业务进行全流程梳理、全节点分析、全链条用力,构建‘八模块’出口通关时间长效管控机制。”滨海新区商促局副局长张广旺介绍,自4月13日以来,新港海关辖区出口通关时长连续13周保持在1小时内,最低降至0.62小时,居全国前列,同时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创新进口“五催”机制,带动进口整体通关时长不断压缩,从今年2月的117.72小时,压缩至6月的41.5小时,企业通关效率不断提升,通关成本持续下降。

在此基础上,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的覆盖范围,推动直提、直装应用规模迈上新台阶,实现进口货物“船边直提”数量达每周2000箱以上、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率达86%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共办理“船边直提”38060个集装箱,每箱可为企业节省近两天的通关时间。(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央行: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可持续性

央行: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可持续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