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
农业机械化:扶贫攻坚的“秘密武器”
农业机械化:扶贫攻坚的“秘密武器”
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据统计,2019年,我国农业机械装备保有量2.01亿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0.3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力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效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对助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持续提高贫困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等主办的《扶贫攻坚·农机答卷——农机行业优秀扶贫案例》征集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将在全国农机行业内征集扶贫攻坚案例,进行遴选后编辑《扶贫攻坚·农机答卷——农机行业优秀扶贫案例集》向社会各界进行推介。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政策规划处一级调研员李庆东指出,农机化行业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项目的支持引导作用,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助力脱贫攻坚。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向丘陵贫困山区集中的19个省区市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70亿元,支持1500万农户购置机具2000万台(套)。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应用示范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毛洪表示,高效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未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将聚焦数据统计与市场监测、经济园艺等作物机械化、养殖机械化、设施机械化、丘陵山地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与装备、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生态建设与自律、农机市场营销与服务、农机后市场等内容,通过国际农机展及新疆农机展、农机地头展、专题活动、多媒体传播等方式呈现工作内容,推动农机行业的高效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认为,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的情况下,对粮食的增产和农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农民的连年增收,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扶贫项目要接地气,贴近民生,才能够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全面有效推进农机产业扶贫,创新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能够更好地让扶贫模式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增强农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表示,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提高贫困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支持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对助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挖掘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基本经验和新鲜案例,可以为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扶贫攻坚·农机答卷——农机行业优秀扶贫案例》为完全公益属性,不收费、不接受赞助。活动将在9月12日-10月12日期间面向全国征集典型案例,并在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进行发布。(记者 付丽丽)
(责编:赵竹青、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