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

【“十三五”,我们这五年】淅川百姓的“翻身仗”

2020-12-07 12:11


内容提要: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同时,它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五年来,淅川百姓在高标准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谋划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打了个“翻身仗”。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同时,它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五年来,淅川百姓在高标准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谋划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打了个“翻身仗”。

趁着农闲,淅川县下湾村的张银花正忙着把自家民房改造成农家乐,不久就能开门营业。

淅川县92.8%的面积属于水源保护区,因为要保护水质,之前靠养殖维持生活的张银花不能再继续养猪、养羊了。而从全县来讲,因为要保护水质,产业也面临转型。

脱贫增收是当务之急,保护生态也不能放松,怎么办?着眼长远,又考虑当下,淅川县确定了“短线、中线、长线”互补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短线”种植食用菌、中药材等,确保当年初步见效;“中线”种植软籽石榴、杏李等,确保三到五年大见成效;“长线”发展生态旅游等,确保五年持久见效和长期小康。2017年,下湾村和附近几个贫困村将7000多亩水库边的坡地集中流转,引进了软籽石榴种植的龙头企业,石榴挂果的三年空档期又种植香菇和药用菊花。张银花把家里的6亩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则在合作社打工。

如今,淅川县共种植软籽石榴4万多亩、杏李6万多亩。随着一片片荒山变为“花果山”,采摘游、乡村游、亲水游等也悄然兴起,村民收入稳步提高。

目前,在淅川县,乡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生产基地、户户有增收项目,“短中长”产业集群年综合产值达138亿元以上。2019年,淅川县脱贫摘帽。今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将超过13000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3岁以上人群都可接种!低年龄段人群接种安全性如何?

3岁以上人群都可接种!低年龄段人群接种安全性如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