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

央行: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可持续性

2021-01-05 03:40


记者12月29日从央行网站获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总第91次)例会于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会议还指出,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巩固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成果,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会议强调,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会议也认为,今年以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金融风险有效防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顺利完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责编:赵安妮(实习生)、李栋)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

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

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11月份国民经济恢复态势持续显现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杨曦)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工业服务业继续回升,投资消费不断改善,就…【详细】

财经

国家统计局: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杨曦)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14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497亿元,增长4.2%。1—11月份…【详细】

财经

国家统计局: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杨曦)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详细】

财经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杨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生产和需求继续回升,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市场发展活力在增强,民生保…【详细】

财经

税费“减法”换效益“加法” 民营企业跑出“加速度”  编者按: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2万亿元。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的加力提效,我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总体呈现逐季回升向好的态势。作为观察经济运行的“一扇窗”,税收大数据既能反映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也能助力市…【详细】

财经

图说财经

A股“喝酒”行情真的不会醉吗

新办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将电子化

车险保费连降两月 综改威力或至明年

欧盟27国代表同意临时执行欧英协议

风波不断 泡泡玛特"盲盒经济"痛点待破

央行公布明年普通纪念币发行计划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国家统计局: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0% 环比上

国家统计局: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0% 环比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