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贵州 大数据助力“动起来”(健身新视野)
核心阅读
跟着专业视频,学习八段锦的一招一式;报名参加线上活动,将运动步数兑换为扶贫资金;在网上平台抢消费券,用来报班学习新的运动项目……在贵州,百姓通过参与各具特色的健身活动,把运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两脚打开,两手垂落,移至腹前;十指交叉,直膝上托,与胸同高……”5月14日上午,还不到9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钟明英已经带着两个年轻人来到贵州省全民健身中心,边讲解动作要领,边录制视频,“用录视频的方式,带着大家一起健身。”
最近一段时间,贵州省体育局借助大数据,推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健身活动,鼓励大家“动起来”,让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健身视频带动锻炼
结识钟明英,学习八段锦,对69岁的夏远顺而言,既是巧合,也是缘分。
挺直的腰板,红润的气色,夏远顺精神十足、身体硬朗。刚落座没多久,他便拿出一张7年前的照片,向记者“夸耀”自己线条分明的肌肉。他说:“我天生爱运动,尤其是跑步、力量训练之类的。”在贵阳开启退休生活后,运动依旧是他的爱好。不过,有次做完力量训练,夏远顺突感一阵眩晕,尽管没检查出问题,但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转向了健身操、太极等缓和的项目。
疫情期间,有一天夏远顺正用手机看新闻,刷着刷着,弹出了钟明英打八段锦的视频。点进去一看,夏远顺很快被钟明英的动作吸引住了,“一看就是下了功夫。”
为了了解八段锦,夏远顺上网查阅了一番,“八段锦属于有氧运动,还不需要多大的地儿,在家就能练。”于是夏远顺跟着视频,一招一式地学了起来,没想到就此迷上了。家里的阳台,被他收拾出来专门练习八段锦。
“健身,首先得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然后钻进去,再加上专家的点拨,慢慢就会练出效果。”夏远顺说。练了一段时间,夏远顺觉得自己的气色更好了,呼吸也更顺畅。
“1月底,国家体育总局就发布了推广居家科学健身的通知,2月1日起,我们便组织各行各业的健身达人,在家录制健身视频,然后我们通过网上平台,将视频推送到市民手中。”贵州省体育局大数据办公室主任王园园介绍说,目前,这种通过录制视频带动市民健身的方式,仍在进行中。
线上运动吸引关注
在贵州,利用大数据开展线上健身,不算新鲜事。“2018年,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研发成功,其中就有线上运动板块。”王园园说。通过不断升级完善,平台吸引了大批用户,32岁的岑?脖闶瞧渲兄?弧?/p>
“创业前,自己也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个人时间相对稳定,运动的习惯得以持续。”工作没多久,岑?舶炝私∩砜ǎ?幌掳嗑驮??∩矸浚?芘懿健⒘妨菲餍怠⑵锲锏コ怠:罄瘁?泊侵按匆担?ぷ魇奔浔涞貌还潭ǎ?皇奔淙ソ∩矸浚?荒艹⑹云渌?慕∩矸绞健!扒岸问奔洌?谌?窠∩砉?卜?衿教ǎ?吹搅恕?刈叱ふ髀贰?呱贤讲交疃??榷然雇Ω摺!焙苌俳哟ハ呱贤讲降尼?玻?源瞬??诵巳ぁ?/p>
过了几天,平台又推出了全民健身线上公益徒步活动。“这不仅是线上运动,还与脱贫攻坚挂钩,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进入APP,点击开始运动后,走路、跑步都会记入步数。岑?踩衔?庵窒呱显硕?J剑?苋菀兹萌搜?稍硕?南肮摺?/p>
“报名参加活动时,要在全省9个市州中选一个,作为脱贫助力的对象。每天运动产生的步数,可以捐赠到爱心池里,1000步能兑换1元的扶贫资金。”岑?裁刻觳唤隽粢庾约旱牟绞??够峁刈⑵渌?兄莸闹?ψ懿绞?K?醯茫?庵智痹诘木赫???且恢旨だ??芪???嗳瞬斡搿?/p>
既能随时随地运动,又能助力脱贫攻坚,线上健身活动深受市民喜爱。“截至目前,这个活动的参与人次已经超过32万。”王园园介绍,今年以来,通过官方平台,省体育局连续推出了一系列线上健身活动,锻炼人数达百万人次。
体育消费券受欢迎
今年“五一”期间,贵州省体育局发起了“百日促消费·体育在行动”活动,通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发放了首批总额3000万元的体育消费券,受到群众的欢迎。
42岁的刘莉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约上一帮球友,到球馆打打羽毛球。“一星期至少打个两三次。”打球,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疫情期间,球馆关闭,刘莉就尝试其他项目,坚持锻炼。
前段时间,刘莉在刷朋友圈时,看到了发放体育消费券的消息。“这么好的福利,‘五一’当天我就在平台上抢到了。早就想报个健身培训班,因为价格过高,一直没狠下心,现在可以考虑选哪家了。”刘莉说,“当时一看自己抢上了,就马上劝朋友碰碰运气,有位朋友以前不爱好运动,抢到消费券后,报班学起了游泳。”
发放体育消费券有助于畅通线下体育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链,贵州省体育局将99家国有场馆和30多家民营场馆纳入其中,有效期会持续到今年年底。“健身场馆的人气越来越旺,这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更有信心。”王园园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5日 15 版)
(责编:冯粒、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