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这是我心中天津屏障的城市客厅” 双城生态屏障为绿色高质量发
内容提要:漫步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辛庄片林区,目之所及,满眼青绿;林地花草,稻田湖面和谐共生。
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辛庄湾。王津摄
天津北方网讯:漫步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辛庄片林区,目之所及,满眼青绿;林地花草,稻田湖面和谐共生。昨天下午,本市邀请34位企业家到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现场参观调研。“一下车,这派绿色田园风景震撼了我,这就是我心目中天津屏障的城市客厅。”天津新华同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卫军说。
登上高处眺望,津南区启动建设的5500亩绿色生态屏障辛庄片林区田园风景乍现,白蜡、国槐、垂柳、金叶榆、千头椿、金枝槐等30余万株树木错落有致,2100亩林地花草、1800余亩稻田与近1600亩湖面和谐共生,林、田、水互动交融的生态环境雏形显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别看现在这里景色宜人,两年前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聚集着数百家散乱污企业。本市在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中间地带实施规划管控,构筑“双城”之间约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进行园林绿化、生态修复。“我们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面积最大,为330平方公里,占到津南辖区总面积的85%,约占全市绿色生态屏障总面积的45%,扛起了全市绿色生态主力军的重担。”津南区常务副区长于瑞均的话让企业家们啧啧惊叹。据市规划资源局二级巡视员范树合现场介绍,通过一年多的建设,截至目前,双城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有林面积达到14.34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4%,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3.5%,“生态屏障,津沽绿谷”的雏形初现。
一路前行,休闲驿站、荷花池、海河大堤、林间路、田间路,到达千亩稻田区。“辛庄片区水域过去是养鱼池,拓宽后的湖面承载了更多生态功能,湖中栽种荷花,湖岸栽植香蒲、水葱、芦苇等,加之林下的地被植物狼尾草,林中错落搭配国槐、白蜡等乔灌木以及海棠、山桃等观赏性花果木,形成异龄、复层、混交的模式,既有亮点又有看点。”市规划院规划师郭志一介绍,设计部门在这里设计了8处亲水平台以及可延伸到水中的亲水栈道,实现了人在林中游、游中需赏景、赏景边休憩的愿望。
生态用地多了,可用于开发的产业用地少了,新的发展理念倒逼津南区开始摆脱依靠土地和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将产业结构向高质量、高附加值转型。如今穿上“绿色”外衣的津南区,生态“洼地”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现场介绍,去年津南区相继引进阿里云创新中心津南基地、葛沽镇城市综合开发PPP项目等一大批生态优质产业和新兴科技产业,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加码赋能”。“在天津,像津南区这样环境的比较优势,吸引着外地众多科创企业寻找机会落地‘加速’,我们不仅在共通互融中找到了合作机会,更让我们企业增强更多归属感与奋斗动力。”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天津区域总经理林伟星说。
生态宜居就是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本市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宜居”的人文环境。作为在津发展的知名民企,天津安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洪金觉得此行收获了更多尊崇感和归属感。“新景观、新景象、新事物、新举措,这四个‘新’就是我今天最直观的感受。天津通过发展生态绿色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我们企业来说就是‘稳就业’‘稳企业’,我们企业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就稳住了。”崔洪金说。(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