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昔日坡坎崖 如今美如画
内容提要:春天紫色的九重葛铺满山坡,夏天稻田里听取蛙声一片,小朋友荡着秋千,老人打着羽毛球,年轻人在健步道上锻炼挥洒着汗水……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春天紫色的九重葛铺满山坡,夏天稻田里听取蛙声一片,小朋友荡着秋千,老人打着羽毛球,年轻人在健步道上锻炼挥洒着汗水……
很难想象,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礼仁公园,一年前还是荒山一片。“前年我们刚搬来时这里成片的荒草、私垦的菜地,乱糟糟、脏兮兮,没想到现在建成了这么漂亮的公园。”因为礼仁公园的落成,附近居民张学勤的退休生活丰富了起来——上午和社区艺术团团员们在公园里唱唱戏、跳跳舞,晚上带着孙子再来公园遛遛弯,“一天到晚闲不下来”。
礼仁公园原为重庆典型的“坡坎崖”地形,最大高差有50米,上有高架桥,本来并不是建公园的理想地方。但附近居民闲暇时无处可去,最近的公园也需开车近20分钟,需求很迫切。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处处长廖聪金介绍,两江新区因地制宜,把生态修复与公园建造相结合,将香樟、小叶榕等乡土树种“搬”进园内,把紫薇、千金层等藤蔓植物“挂”上山坡,附近居民闲暇时光终于有了落脚点,实现了“家住公园旁,茶余饭后有地逛”。
在山城重庆中心城区内,像礼仁公园这样的“坡坎崖”地形并不少见。部分“坡坎崖”或杂草丛生,或土石裸露,成为城市的一道“秃斑”。自2018年起,重庆市对中心城区“坡坎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因地制宜实施改造提升,将脏乱差的荒坡变身为“城市阳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绿意生活。
除了“坡坎崖”,在重庆市,许多小区之间的零散土地、道路与建筑间的小块空置地等地块,被称为城市的“边角地”。这些“边角地”不适合单独开发利用,成为了闲置的“荒坡”。2018年起,重庆市决定优化利用低效用地,变废为宝,将“边角地”建设为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江北区大水井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园建在一个荒废的山包上,自上而下有几十米的高差。
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园长邓喻方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并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后,设计团队利用天然高差,引入山地运动概念,设计了登山步道,可爬坡健身,也方便居民出行。在部分较为平坦的地块,建起了羽毛球场、篮球场。同时,借助地形特点,还选用樱花、蓝花楹等观赏树种,结合草坪、灌木、乔木等植被,打造出“多维园林景观”。
“如今只要有空,大家就到公园打打球、散散步,既锻炼了身体,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附近居民李庆芳说,“对我们小区的居民来讲,推窗能见绿色,出门能闻花香,空闲有地遛弯儿,巴适得很。”
原标题:昔日坡坎崖 如今美如画
下一篇:津南区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宣传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