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主体封顶

2020-09-01 16:29


  8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国内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建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据悉,建设工程预计2021年春节前竣工。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上海市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重大项目。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出席了当天的建筑结构封顶仪式,他表示,在上海建设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上海出版人多年来的夙愿,希望博物馆项目团队精益求精做好展陈优化、开馆准备等系列工作。

  据介绍,建成后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6层,分1个主题馆和5个分馆,涵盖出版机构、少儿读物、声像、艺术设计、印刷技术等内容。博物馆也将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目标,集“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产业创新”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新闻出版业文献档案中心、文物修复中心、创新发布中心和文创展示中心,填补国内没有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的空白。同时,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动区域资源建设国家级传媒基地。

  封顶仪式现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分别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将在馆藏资源文献利用和保护、促进新闻出版文博事业发展等方面探索建立合作机制。

  其中,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签订了《关于联合推进出版传媒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人才共育、成果转化、共建研发、实习实践、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在与上海辞书出版社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双方将在整理出版、学术研究、展览陈列、数字化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利用和保护。此外,博物馆还将辟出专门展厅,展示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也是原中华书局图书馆馆藏。作为中国近代最大出版机构,原中华书局图书馆到1950年藏书已达52.7万余册。尤其在一二八事变中,商务印书馆建立的远东最大图书馆——东方图书馆毁于战火,使得原中华书局图书馆藏书成为全国出版系统最大的单体文物,硕果仅存,非常珍贵。

  在与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签订的合作协议中,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将加挂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印刷分馆的牌子,作为印刷领域文物保护、展示、宣教和研究的重要基地,双方也将在展览、研究、文创等合作项目上开展合作。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

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

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详细】

聚焦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众多获奖作品充分运用融媒体优势,不断开拓渠道,锤炼写作能力,提升传播效果;同时关心时代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深耕社会需求,坚持独立思考,始终坚持社会效果和传播效果并重的原则,涌现出许多主题鲜明……【详细】

相关新闻

上海将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上海如何成为电竞最发达区域 伽马数据揭示七大秘密

上海每1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新闻出版产业营收破2.1万亿 数字出版成主要增长极

扬州有94家文博场所 超半数博物馆免费开放

2014年上海数字出版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达658亿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这些天津市民家里暖气还不热

这些天津市民家里暖气还不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