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小小手鞠球 “绣”出好日子

2020-09-22 00:15


内容提要:连日来,本市宝坻区大唐庄镇东杜庄村的村民在驻村帮扶干部带领下,赶制来自上海的中秋节订单“手鞠球”,同时一起设计制作将在天津旅博会展示的产品。“手鞠球”制作让村中的中老年妇女不出家门就能赚钱,忙碌的日子让她们感到充实、有盼头。

连日来,本市宝坻区大唐庄镇东杜庄村的村民在驻村帮扶干部带领下,赶制来自上海的中秋节订单“手鞠球”,同时一起设计制作将在天津旅博会展示的产品。“手鞠球”制作让村中的中老年妇女不出家门就能赚钱,忙碌的日子让她们感到充实、有盼头。

村里的非遗传人李子华大姐正在制作“手鞠球”。

手鞠球起源于中国的蹴鞠,唐朝时流传到日本,后逐渐发展为一种集刺绣、编织、构图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术品,称为“手鞠球”,成为承载着亲人美好祈愿的幸运球。

如今大家制作的“手鞠球”品种、图案都很丰富。

把“手鞠球”制作项目引进村里的,正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驻村帮扶干部王鲲探索出的“互联网+非遗+扶贫”帮扶项目,驻村帮扶的几年里,王鲲带着村民不仅“绣”出了脱贫攻坚的“半边天”,也“绣”出了村里的好日子。

  王鲲(左1)与大家交流制作工艺。

小小“手鞠球”满载着致富希望。

看到老姐妹制作完成的“手鞠球”全部合格,李子华大姐露出笑容。 

王鲲展示“手鞠球”获得的奖项。

目前,村里的“手鞠球”制作人已经有十多位,同时获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鲲希望今后能够用这个项目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西部将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数西算”怎么运

西部将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数西算”怎么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