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医保电子凭证来了 快激活

2020-10-28 18:08


医保电子凭证来了 快激活

2020年10月23日10:08 来源:重庆晨报

看病、买药结算时,忘带医保卡很惆怅?“医保电子凭证”来了!看病、买药无需再带卡,一部手机就可以付款了。

昨天,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医保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安全的医保服务,打造重庆市“智慧医保”品牌,医保电子凭证已在我市上线,标志着山城人民将拥有专属的一人一证医保电子身份凭证。

一张电子凭证办理所有医保业务

医保电子凭证与传统实体卡相比有哪些优点?

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参保群众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扫码就医购药,还可进行个人医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线上业务办理。

“医保电子凭证有4个突出优点。”该负责人说,医保电子凭证不依托实体卡,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APP、重庆市政府APP、重庆医保微信公众号、重庆医保支付宝小程序等医保部门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十分方便。

“医保电子凭证广泛应用于医保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电子特病证展示等医保各业务场景。未来,一张电子凭证将运用于所有医保业务场景。”该负责人还表示,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标准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参保人可以通过凭证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同时,医保电子凭证通过实名和实人认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配合动态二维码和刷脸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确保了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已激活医保电子凭证291.49万人

据了解,市医疗保障局一直高度重视医保信息化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医保电子凭证研发应用。截至2020年10月22日,我市已激活医保电子凭证291.49万人,占全市参保总人数的8.98%,全市已有4881家(其中医疗机构1189家,药店3692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功能,占全市定点医药机构总数的22.68%。

下一步,市医疗保障局将不断拓宽应用渠道,赋能更多APP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展码功能,持续拓展医保电子凭证的应用范畴,加载更多应用场景,陆续上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参保关系转移等功能,把惠民利民的好措施尽早送到百姓手中。

医保电子凭证这样激活

新闻多一点

问题一:在电子医保凭证的推进进度方面,我市有何计划和目标?为了更方便参保居民,电子医保凭证还将推出哪些便民服务?

答: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已能实现扫码、刷脸就医购药,还可以进行医保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电子特病证展示,计划在11月底上线网上预约挂号、移动支付。12月初实现参保关系转移、亲情账户绑定。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范围,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医保公共服务。

问题二: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可在哪些渠道激活、使用?

答:目前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渝快办、重庆医保微信公众号、重庆医保支付宝小程序、工行、农行、中信银行APP等官方授权渠道进行激活使用。

问题三:原来办理的社保卡还可以继续使用吗?

答:原社保卡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同时未办理社保卡的参保人也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直接就医结算。(记者 王淳)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url=http://health.people.com.cn/GB/408656/index.html]

人民健康APP

[/url]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精彩图集

是谁剥夺了你的睡眠时间

运动让眼睛更明亮

关于牛奶的认知误区

小“口疮”可能有大问题

西瓜的番茄红素又多又好

白露节气:预防肺病保健康

饮料能代替水吗?

水果和蔬菜,你洗对了吗

健身,别自己跟自己较劲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有些助老服务离贴心“还差一步”

有些助老服务离贴心“还差一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