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天津很多务工人员响应号召就地过年 年味不打折
内容提要: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情结。今年春节,本市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就地过年,零距离感受津城浓浓的年味儿。昨天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留津过年的故事。
2021新春走基层
天津北方网讯: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情结。今年春节,本市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就地过年,零距离感受津城浓浓的年味儿。昨天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留津过年的故事。
王金花通过视频给家人拜年。
环卫工人:这儿有家的感觉
昨天中午,北辰区环卫系统党群服务中心里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环卫工人王金花和几位工友正在这里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吃午饭。大家围坐在桌前,边吃边聊着工作中发生的趣事。“作业间隙来这里休息会儿,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有家的感觉。”王金花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高兴地说。记者看到,服务站位于党群服务中心的一角,虽然只有十几平方米,但桌椅、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空调应有尽有,还有为户外劳动者准备的小药箱,里面有常用药、创可贴、电子血压计等。
48岁的王金花来自黑龙江绥化,在津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2年,丈夫和女儿也都在天津工作。今年春节,和家里人商量后,她选择留在天津过年。“今天是大年初二,服务站特意为我们准备了面条和饺子,可贴心了。”她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大家留津过年,环卫部门给每一位环卫工人精心准备了米、面、油、牛奶等春节大礼包。她说,留在天津过年,丝毫没有身处异乡的感觉。“去年国家经历了疫情,好不容易才缓过来。我们要坚决响应号召就地过年,等疫情过去再回家。”王金花说。
菜店老板:天津是第二故乡
昨天下午,北辰区普康里社区党委副书记时洪东带着网格员沿街走访慰问,对春节期间营业的临街商户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叮嘱大家佩戴口罩,少串门、不聚集,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随时给社区打电话,并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谢谢时书记,也给您拜年,祝您春节快乐!”社区工作人员的到来,让商户们感受到了温暖。商户们纷纷表示,春节期间会正常营业不关门,满足周边小区居民需求,让居民随时都能买到菜,买到肉,欢欢喜喜过大年。
今年46岁的尤新生来自山东德州,10年前他带着妻儿从老家来到天津,在普康里小区附近开了家蔬菜店。记者采访时,夫妻俩手头儿的活儿一直没停下来,有顾客的时候,给顾客拿菜、称重;没有顾客的时候,卸货、择菜、分拣。“马大爷,您今天买点嘛菜?”“两个圆茄子?好嘞!是烧茄子吧,那再送您点香菜,不要钱。”来天津多年,尤新生练就了一口地道的天津话,他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称重、装袋,动作一气呵成。尤新生告诉记者,附近的很多街坊邻居他都很熟悉,他已经把天津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餐厅厨师:留津过年很开心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北辰区惠宾饭庄采访时,厨师麦志强正在后厨紧张忙碌着。今年30岁的麦志强来自广东阳江,来天津不到一年。20岁时,麦志强离开老家到各地打工,今年是他做厨师的第11个年头。“天津这个城市包容性很强,人们都很热情,留在天津过年很开心啦。”麦志强说。
采访中,麦志强在老家的爱人正好给他打来电话,她在电话里对记者说:“阿强一个人在外面工作很辛苦,不能回家过年我也能理解。”同麦志强住在一间宿舍的厨师小秦今年23岁,来自陕西西安。“兄弟们关系都很融洽,住在一起,吃在一起。阿强把他爱人寄来的广式腊肠、腊鸭分给大家吃,还专门做了他老家正宗的鹅?p饭和鱼面请大家品尝,就像和家人一起过年一样热闹。”小秦告诉记者,这里的厨师很多都不是天津人,为了减轻大家的思乡之苦,餐厅特意在除夕夜打烊后让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还给每个人发了大红包。(津云新闻编辑王舒瑶)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