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持续简政放权 天津依法取消调整部分生态环境审批事项

2021-03-01 01:13


内容提要:为深化“放管服”,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改革部署,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紧盯国家法律法规修订,及时开展生态环保类审批事项清理、调整,“破”“立”结合,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天津北方网讯:为深化“放管服”,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改革部署,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紧盯国家法律法规修订,及时开展生态环保类审批事项清理、调整,“破”“立”结合,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天津及时取消一批,“解绑”市场“释放”红利。2020年以来,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本市依法取消多项生态环境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包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等市级许可事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的关闭、闲置或者拆除核准”等区级许可事项、“列入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等国家许可初审事项,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固体废物出区利用和处置的决定”等市区两级公共服务事项不再进行审批。通过审批事项的取消,不仅降低了市场主体的运行成本,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便利,也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行政成本。

  按照新修正的《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对2019年以来下放滨海新区以及各功能区的事项及时进行调整,将“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许可”、“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拆除或闲置许可”、“海洋工程拆除或改作他用备案”、“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和“海洋工程建设运行后评价结论和改进措施备案”等审批事项由委托下放改为直接下放,实现权责一致,进一步为“滨城”的自主发展放权赋能,激发新区市场主体经营活力。

  在积极稳妥做好“放”的同时,为贯彻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十四五规划,服务国家如期完成国际履约重点任务,天津通过依法设立“消耗臭氧层物质销售、使用、回收、再生利用、销毁备案”事项,强化做好“管”的文章,为我市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实现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目标夯实制度基础。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天津市持续推进生态环保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向市场、向基层简政放权,以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改善,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鸟类保护志愿者协同有关部门成功孵化出雏鸟120余只 天津首次

鸟类保护志愿者协同有关部门成功孵化出雏鸟120余只 天津首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