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北京社保卡“一卡通用”让便民更有成色
3月3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社会保障卡(北京民生一卡通)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按照征求意见稿,北京市社会保障卡(北京民生一卡通),将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具有社会保障、待遇发放、养老助残、医疗健康、公园年票、城市交通、生活缴费、金融服务等功能,并逐步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身份信息识别查询、民生补贴待遇发放等应用的多卡合一、一卡通用。(4月1日《北京青年报》)
出行需要交通卡、看病需要就诊卡、逛公园需要公园年卡……日常生活中,市民经常用到的各类民生卡五花八门,不仅携带和使用很不方便,还容易搞混。再加上相关部门通常各自为政,单独发卡,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一些低频民生事项,哪怕只用到一两次,市民也要专门办卡。和商业银行集中清理“沉睡卡”一样,民生领域的重复办卡、低效利用现象也亟待优化整合。
早在2014年,人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总目标,“鼓励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大社会保障卡集成应用力度,逐步加载政府其他公共服务功能”。近年来,社保卡的应用功能不断完善,便民惠民作用日益凸显。目前使用的第三代社保卡加载了“非接触”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大大方便持卡人用卡。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为社保卡对接更多社会服务渠道提供了可能。
北京社保卡拟变身民生一卡通,对于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打造便捷优质的民生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依托社保卡整合城市交通、生活缴费等公共服务后,公众带一堆卡出门的尴尬和不便有望避免,可以享受“一卡在手,生活无忧”的惬意。根据征求意见稿,社会保障卡(北京民生一卡通)包括实体卡和电子卡,持卡人可根据个人需求申领并应用电子卡。在移动智能化日益普及的当下,这将进一步方便公众。此外,社保卡整合的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有关部门不再单独发卡,可以有力避免多头管理,资源浪费。
社保卡“一卡通用”带来的变化,不只有形式上的多卡合一,更有数据上的深度融合。征求意见稿指出,北京市统一权益信息共享应用平台作为全市大数据平台组成部分,实现与本市政务服务、民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的公民信用信息系统、健康信息系统、人口管理系统以及有关用卡业务系统等涉及本市民生领域权益数据的共享。“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必将大大减轻公众的办事负担,进一步推动“奇葩证明”的消失。
社保卡“一卡通用”,还有利于有关部门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比如,利用旅行、就业、医疗、消费等生活轨迹信息,可以判断持卡人的就业状况、健康程度与生活质量,辅助认定就业扶持、社会保险、培训创业等政策待遇的享受资格。整合人口、就业、社会保险等数据资源,就能准确感知劳动者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
当然,社保卡功能的拓展,“含金量”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违规出借、出让、转借的风险。为此,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持卡人诚信档案,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直至追究刑责。这样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保障社保卡“一卡通用”行稳致远,为其他地方树立标杆。(张涛)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