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大湾观澜之东莞篇:湾区制造的创新与坚守

2021-04-21 08:53


大湾观澜之东莞篇:湾区制造的创新与坚守

2021年04月20日10:0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编者按:粤港澳大湾区,囊括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全国12%的GDP。大湾区,小故事,大未来。4月15日起,人民日报社派出多路记者,走进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实地采访各地推进大湾区建设的生动案例,亲身感知大湾区发展的澎湃春潮。

一名参观者正在体验VR手术规划系统。该系统可在虚拟现实环境下重建病灶部位的3D仿真模型,辅助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人民日报记者 朱笑?纭⒅扃?魃?/span>

一台无人巡检车正在行驶。该巡检车应用低速无人驾驶技术,可用于工厂自动监测电线、管道、仪表盘等的运行情况。人民日报记者 朱笑?纭⒅扃?魃?/span>

在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里,弓叶科技用于生活垃圾分拣的机器手迅速而敏锐地操作着,这是全球分拣速度最快的智能分选机器人;带上妙智科技的VR眼镜,电脑屏幕上病人的骨骼影像就能从平面变成立体,医生可以用这台设备来制定手术方案;云鲸智能科技的拖扫一体机器人,不但能自己拖地,还能自己洗拖布……

这些新颖别致的智能机器人全都是从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孵化诞生的。这个面积仅12万平方米的地方,已经汇集了72家港澳青年的创业企业,吸引来境内境外著名风险投资资本接近10亿元。当被问及为什么从香港毕业后来到这里创业时,年轻的创业者们给出了共同的答案:因为这里的创业氛围浓,聚集了海内外优秀的创新人才;帮扶政策好,基地为创业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供应链配套齐,在这里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以内就能走遍产品制造所需的所有配套企业。

推崇创新创业,又坚守制造产业优势,港澳创业者们的感受折射的正是今天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真实的一面。东莞,曾经是外贸外资企业云集的地方,打造多年的、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让东莞享有“世界工厂”的称谓。如今科技、创新成为了东莞更加醒目的标签,大批重量级的科学项目落在东莞,更多科技型小企业在这里萌芽成长,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像明珠一样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之中。在转型蝉变之间,东莞并没有抛却原来的传统优势,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原有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更加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也正是因为有制造产业承接创新想法落地开花,东莞的创新创业“机体”才更有生命力。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正在介绍实验室相关情况。 人民日报记者 欧阳洁摄

不管是求变还是坚守,都是东莞的创新基因使然。创新精神已经融入了东莞的血液,成为东莞人最鲜明的精神特质。40年前,充满创新精神的东莞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外商前来投资。10年前,基础研究并还不像今天一样受到关注,东莞引进建设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在一片荔枝园里搭建起国之重器,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更为今后我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化工、新能源等诸多领域的最新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石。正是东莞的创新精神成就了这份远见和担当。而今天,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笑着直言,在这里倍感压力,因为每天都会有人问他,你们这里又有什么创新项目?在这里,科学家们不但组建了一批国际一流水准的实验室,还在积极探索科研成果成功转移转化的路径,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科学实验。人民日报记者 朱笑?缟?/span>

今天的东莞守正创新,既引领科技创新又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在一张丰富的图画之上再绘制新鲜的元素。在采访中处处能感受到,东莞人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自豪,更深知产业根基对未来大湾区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正在努力稳链补链、强链拓链,打造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集群。东莞人更深感创新的紧迫,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责编:赵超、章斐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全国春播粮食播种已经过两成 进度总体快于去年同期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李源)今天是农历的谷雨节气,雨生百谷,万物生长。在农业农村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各地早动手、早准备,扎实推进春耕备耕,春耕的农资供应是比较充足。… 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2亿元 同比增长8.1%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李源)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今天上午,农业农村部就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2亿元、同比增长8.1%,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新闻

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天津智能制造发展势头正劲

为智能制造输送人才“顶梁柱”

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智能制造也要尽快补上短板(创新茶座)

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公布

哈尔滨市14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列为首批培育单位

打造细分领域解决方案创新发展新优势 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东莞市委常委黄少文接受审查调查

为推进智能制造积累有益经验

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已达28家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改革,总书记福建行的一个关键词

改革,总书记福建行的一个关键词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