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生态环境日渐向好 低斑蜻再现天津
内容提要:2021年4月15日,天津蜻蜓爱好者再次在天津北辰郊野公园发现低斑蜻。近几年来,国内蜻蜓研究专家和爱好者已在本市不同地点持续发现低斑蜻活动情况。
天津北方网讯:2021年4月15日,天津蜻蜓爱好者再次在天津北辰郊野公园发现低斑蜻。近几年来,国内蜻蜓研究专家和爱好者已在本市不同地点持续发现低斑蜻活动情况。
低斑蜻隶属于蜻蜓目蜻科蜻属,每年4至5月羽化为蜻蜓成虫,其余时间为生活在水中的稚虫。低斑蜻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目前,低斑蜻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极度濒危等级。
据国内蜻蜓研究专家、国际蜻蜓学会会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SSC)蜻蜓专家组成员于昕教授介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根据日本井上清教授2006年评估报告的调查统计数据,将低斑蜻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极度濒危等级,但当时低斑蜻在中国的分布数据缺乏。低斑蜻在中国曾经广泛分布,因此并未列入我国国家和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考虑到近些年国内低斑蜻生存环境的退化,在即将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拟收录低斑蜻并给予恰当的评估等级。
由于蜻蜓对生态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是反映生态环境是否良好的“指示昆虫”。此外,蜻蜓也是捕捉害虫的高手,尤其是喜欢捕食苍蝇、蚊子等传播疾病和吸人鲜血的害虫,其“防疫除害”的功能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我市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对低斑蜻等有益昆虫保护,2019年以来,我市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专门邀请国内权威的蜻蜓研究专家对我市主要蜻蜓分布区域进行现场查勘,研究制定了保护方案。由于蜻蜓大部分时间是以生活在水中的稚虫形态存在,因此为保护水中蜻蜓稚虫,有关部门重点加大对各类池塘、水域捕鱼地笼等的清理力度。同时,加强对自然池塘、湖泊等各类湿地周边植被和水体保护,为低斑蜻等各种蜻蜓繁育、栖息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营造野生动物自然选择的生态环境已悄然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时尚。(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