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记者探营生态城“城市大脑”:用数据为城市画“像”
内容提要:从2017年参与首届世界智能大会至今,中新天津生态城不断创新智慧应用,让一项项智能科技成果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
天津北方网讯:从2017年参与首届世界智能大会至今,中新天津生态城不断创新智慧应用,让一项项智能科技成果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作为即将在本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展示的生态城“城市大脑”,记者昨天提前探营,看看它究竟有啥“黑科技”,是如何有条不紊地管理着这座就业居住人口超过10万的智慧之城。
位于生态城信息园智慧中心11楼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城市大脑”的载体,在这个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空间里,汇聚着来自生态城各部门的上亿条数据,肩负着城市日常监测、运行管理和应急调度三大职责,实现城市管理从“被动反馈”到“主动出击”的转变,让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充满“智慧”。
置身其中,铺满整面墙的深蓝色显示屏和实时闪动的数据酷炫吸睛、科技感十足,犹如科幻片中未来城市的场景,而这其实是生态城城市管理的日常配置。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主管王亮告诉记者,屏幕上的每一个数据都有“故事”。作为住建部首批CIM(城市信息模型)试点,生态城在探索和创新中,用数据为城市画“像”,大到一栋楼、小到一个路灯,都能显示出来。在现场,工作人员只需发出语音指令,就能随时调取生态城对应点位的分布及动态信息,监测城市运行中的实时情况,为居民安居乐业和城市管理提供智慧保障。
王亮介绍,“‘五一’假期,我们通过智能视觉平台,对生态城的景区客流量进行智能识别,数据就展现在这块显示屏上。一旦人员过多,系统会报警,便于我们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不仅如此,由于假期某些时段的车流量较大,生态城还接入城市路口红绿灯自动配时系统,借助信号灯前端检测设备,实时感知路口车流量、车速及排队长度,然后将数据上传至“城市大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计算出最优的信号灯配时方案。比如,某一时段的车流量较大,相关路口就会自动延长绿灯时长,提升路网通行效率。
运营中心“黑科技”家族中还有一位重要成员,那就是生态城的“空中卫士”──一键起飞、自动巡航的无人机。它通过搭载的倾斜摄影建模仪,把城市“复制”出来,模型精度能达到厘米级。
目前,生态城配有5架无人机、2个固定机库、1个车载机库及30倍光学变焦吊舱、红外热成像吊舱、喊话器吊舱等配件。同时,技术人员也已完成18平方公里的三维实景建模,相当于给无人机配备了导航系统。王亮说:“这两天,无人机每天到景区和垂钓点位巡航,一旦发现异常,会自动喊话,如‘您处于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该地禁止垂钓’这类的提示语。”(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上一篇:组图:“五一”假期消费暖意足
下一篇:顺德杏坛镇积极推动产城融合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