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
【闻鼓论津】吕静韦:积极发展会展经济 提振消费活力
内容提要:6月24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馆首展,成为提振天津城市形象、打造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窗口。从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到全国布局的第三个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会展经济已经初具规模,不仅通过提高要素供给质量、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科技与商贸融合,推动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双向对接,而且能够拓展消费空间,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天津北方网讯:6月24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馆首展,成为提振天津城市形象、打造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窗口。从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到全国布局的第三个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会展经济已经初具规模,不仅通过提高要素供给质量、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科技与商贸融合,推动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双向对接,而且能够拓展消费空间,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从带有深厚科技智能产业烙印的世界智能大会到国内首个建筑领域全产业链标杆性展会,天津会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拓展、影响力不断增强,呈现了高起点、高科技、高质量等特点和智慧化、智能化等内涵,成为引领产业创新前沿动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宣传和推介天津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将吸引更多商客和游客云集,带动商务商贸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必将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
对标天津“十四五”期间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推动“会展”功能向“平台”功能转化,需要为城市接入消费元素和消费功能。会展业被公认为是与旅游业并列的高端“无烟”产业,参与主体大多为政府、学术界和企业,随着更多面向消费终端群体的特色展品和主题活动出现,将有效激发消费者群体参与度,成为汇聚资源、拉动消费,构建新型消费生态圈的良好途径。
延伸会展经济的消费属性是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要一环。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育国际化运营团队和人才,实现对接供销、精准引导,设置企业展销演专场和面向市民及消费者的分会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丰富展销内容,拓展赛事多元化功能,在体现技术含金量的同时,考虑增加娱乐性、时尚性、参与性,提升会展的层次和影响力,集聚人气,吸引更多专业观众、公众参加。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会展的消费服务性能,在系统完善展览场馆硬件设施的同时,拓展会展消费属性和服务功能,降低重心,下沉社区和商圈,增加时尚、运动元素,将会展场景与夜间经济相结合,持续扩大销售、消费市场规模,使展览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参会者提供更多融入本地消费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增加消费体验感。
本期特邀专家 吕静韦(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所 副研究员)整理 津云新媒体编辑 王晓羽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