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第四集:“中国通”在美国(David Firestein)
“方”,是志在四方,“大为”,是大有所为。David Firestein这样解释自己的中文名字。在其职业生涯中,方大为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外交官、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外交官、美国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的执行副总监和高级咨询师,就职于美国国务院亚太经合组织办公室、美国外交协会管理委员会。
方大为在推进美中关系和美亚贸易方面一直扮演着积极角色,多次出席各种涉中议题的美国国会听证会。
他曾获得“国务卿公共宣传奖”,被评为北京大学“50位最杰出外籍校友”之一,他也是两部在中国出版的畅销书:《登上彼岸》和 《中国这边,美国那边》的作者和合著者,这些书籍为了解中美两国人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蓝本。
新闻背景:
2020年1月18日下午1时,人民网美西公司在旧金山市立图书馆举行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系列短纪录片首映式。
纪录片拍摄历时6个月,行程9900多英里,走访4个州,跨越美国东西海岸及南部。采访的10位被访嘉宾,是40年中美关系中的见证者、亲历者、建设者,也是受益于40年中美建交的获得者。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里两国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给两国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和相互利益。40年,两国之间机遇共享,相交相融,让和平稳定、互利互惠,繁荣发展成为两国关系的关键词。
纪录片采访的嘉宾中,有的祖辈父辈推动中美建交和友好发展,有的参与了四十年中美关系的建设,有的或许看似平凡、却肩负信念,在大时代的变迁中以一己之力在不同领域影响着中美关系。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望中美40年的风风雨雨,这“变”又体现在何处?有哪些历史事件推动或者阻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哪些人物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民网美西公司通过采访大时代背景下为中国和美国关系作出贡献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努力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 通过真实的记录和对历史的反思,为两国增进互信、扩大交往出一把力,启发对中美未来关系发展的新思路。
(责编:徐祥丽、杨牧)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