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讲述中华美食背后的故事”
英国“鲁班工坊”推介会上,当地市民向中国厨师学习包包子。
本报记者 强 薇摄
“一个小小的包子上居然有18道褶子,太神奇了!”“这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和面、揪剂子、擀皮、包馅,一捧白面在中国面点师傅的手中千变万化,让台下的英国观众惊叹不已。日前,“鲁班工坊”推介会在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举行。
作为中英职教合作的首个中餐烹饪标准化学历课程,2018年正式开课的英国“鲁班工坊”项目旨在提供中餐烹饪技术学历教育和资格技能培训,提高中餐服务业国际化水准。
“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英国对中餐厨师人才有迫切需求。”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副校长张再谦对记者表示:“‘鲁班工坊’将中餐作为落地英国的培训内容。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交流的新尝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饮食文化和中餐烹饪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英国“鲁班工坊”聘请了资深的英国主厨,将中餐制作流程用英国民众更易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编成课程。“开水和面与冷水和面的区别就在于,用开水和面做成的面食质地偏透明状,而冷水的则是白色。”有了诸如此类从感官出发的操作指导,英国厨师学习中餐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目前,“鲁班工坊”的中餐烹饪课程采用厨房实训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并拆分为多个等级多种课程,提高了学员参与课程的灵活性。
推介会上,“鲁班工坊”食品运营总监麦克·芒菲尔德一边向观众解释做面点的要领,一边介绍中餐的礼仪文化。他说:“每一道中国菜的背后都有故事。理解中国饮食文化对于学好中餐烹饪来说非常重要,‘鲁班工坊’的教学将讲述中华美食背后的故事。”麦克还指出,英国的中餐厨师缺口非常大,希望培训出更多优秀厨师。
阿什利是一名慕名前来的英国厨师。工作中他发现中餐深受欢迎,因而萌生了学习中餐烹饪的想法。他告诉记者:“我希望能做出让大家满意的中国菜。掌握中餐烹饪技术后,我要把它教给我的同事。”
如今,“鲁班工坊”在伦敦以南西萨塞克斯郡的克劳利学院建成了中餐烹饪“实训厨房”,位于利物浦的集教学、测评和研发功能于一体的考评中心也即将落成。今年春节期间,“鲁班工坊”的师生还前往英国首相府,为首相府组织的中国新年招待会提供了餐饮服务。
(本报伦敦5月2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7日 03 版)
(责编:冯粒、袁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