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二大进步”
人民网纽约2月1日电 (记者李晓宏)“相比当年的非典防控,此次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二大明显进步:一是病毒检测水准提升,不仅检测技术有进步,而且检测人员更加专业。二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国际流行病学领域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Walter Ian Lipkin)充分肯定中国此次抗击疫情的表现。
1月29日,这位17年前应邀协助中国抗击非典疫情的国际知名专家,再度赴华。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分子手段诊断病原菌的科学家,利普金非典期间为中国培训了许多会使用该项技术的医务人员。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与非典相似,这些专业队伍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我有责任为中国提供服务。”利普金教授与中国有患难之交。当年,他为中国迅速控制非典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随后,又帮助中国加强公共卫生科研建设,协助建立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中国疾控中心共同组建了病原发现联合实验室。2015年,他荣获中国授予外籍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爆发后,年近七旬的利普金教授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此次来华,他经北京转机,1月29日晚上,抵达广州。第二天一早,与钟南山交流疫情进展及防控情况。2月1日,又马不停蹄地飞到北京,与中国同行进行探讨。
“此次疫情与非典相比,致死率较低,但传播力较强,传染速度和扩散面积超过非典,原因尚不清楚。”利普金分析,“现在可能低估了感染人数,高估了致死率。因为患者没有症状也可以传染,存在隐形感染者。”
“对于疫情走势,有专家预测,2月中旬以后可能出现下降趋势。但因检测增加,将会有更多确诊病例。”利普金教授与中国同道研究认为,防控疫情应该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多学科结合做好综合性研判,提高诊治水平,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他指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正在研发中,或许需要一年时间。眼下,最好的防控“药方”,一是出门戴口罩,少聚会,远离人群;二是不要再吃野味。
从埃博拉病毒到西尼罗河病毒,从中东呼吸综合征到美国寨卡、印度脑炎,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的利普金,一直奔走于世界疫情爆发的最前线。
“科学无国界,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应对、预防各类传染病威胁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使命。”利普金教授表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建议,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他希望全球学术型科研院所携手合作,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中,与中国一起共渡难关。
(责编:贾文婷、杨牧)
上一篇:巴黎“唐人街”博爱门落成揭幕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