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通讯:加德满都中国人奉献的“爱心便当”

2020-04-17 11:35


  新华社加德满都4月16日电通讯:加德满都中国人奉献的“爱心便当”

  新华社记者周盛平

  凌晨三点多,加德满都旅游集散地泰米尔的街头,凉意阵阵。在当地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蔡俊和同事,戴上口罩和橡胶手套,驱车赶往几公里外加德满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蔡俊是为开设在泰米尔的中华面馆采购食材而来的。这家中餐馆疫情中免费提供“爱心便当”,主要针对滞留尼泊尔的外国游客。蔡俊是“爱心便当”背后众多志愿者之一,他记不清自己光顾这家批发市场多少次了。

  3月24日,尼泊尔实施全国封锁,所有国际商业客运航班禁止入境,数千名外国游客滞留全国各地。

  面馆老板成都人李亮,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免费为滞留的游客提供饮食。刚开始,面馆免费提供一日三餐,采购量很大。后来早餐取消了,而现在只提供晚餐,但总量还是不少。李亮称它们为“爱心便当”。如今,面馆给来自十数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发放超过6000份盒饭,受到各方称赞。

  面馆在加德满都颇有名气,每天下午5点半不到,就有人开始排队。除中国人和少数尼泊尔人以外,主要是滞留的外国游客。

  志愿者潘北负责维持秩序,忙得不亦乐乎。她身穿白色防护服,手里拿着一袋口罩,招呼着排队者站成两排,提醒他们保持距离;发现有人没口罩,就拿出一个让人戴上;有的人在等待的时候抽烟,她就上前劝止;她还是领餐员,要甄别前来排队领饭的人。

  众口难调,李亮和其他同事、志愿者就做三个热菜、两个小菜,把便当分为三种——纯素的蔬菜、半素的鸡蛋和肉类,供领取者挑选。

  中铁二局尼泊尔办事处的罗小荣介绍,李亮曾找他询问一件事:用60升的高压锅煮饭,老是煮糊,怎么办?罗小荣赶紧向工地食堂大厨请教,后者详细指点,告诉他水、米的搭配比例和蒸煮时间。最终,李亮让食客们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

  罗小荣评价说:“他说好事就要做好,别让人挑刺,他真是用心在做。”

  潘北自己也是受困者。她是广西人,在柬埔寨做纹身师,3月份来加德满都旅游。

  3月24日封锁一开始,几乎所有的饭店都关门,绝大部分旅店也无法再提供饮食,吃饭成为大问题。她到处找吃的,找到中华面馆后免费吃了一顿,然后就留了下来。“我以前从来没有在餐馆打过杂,自己连饭都不会做,就想着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直在这里帮忙,过得很开心。”

  几位排队领饭的人自我介绍,他们来自俄罗斯,通过聊天软件知道了中国人做的“爱心便当”,就约好一起过来。一个女孩说,她来领了好多次,“中国饭菜很好吃”。

  40岁出头的李亮不愿意提自己为这些盒饭花了多少钱,他喜欢说的是“靠朋友们帮忙”:鸿翔饭店老板捐了几百斤莴笋,福家宾馆送了几袋大米,罗小荣买了3000个饭盒……

  “别看我过得比较累,其实很充实、很开心的。”李亮说,“大疫大灾,应该有大爱啊!”

(责编:于洋、刘洁妍)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盖茨批评美国对华“妄想症”,并为华为辩护

盖茨批评美国对华“妄想症”,并为华为辩护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