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做好中俄文化传播的使者”——音乐为中俄人文交流“增色”

2019-06-06 14:28


“做好中俄文化传播的使者”——音乐为中俄人文交流“增色”

  新华社哈尔滨6月5日电 题:“做好中俄文化传播的使者”——音乐为中俄人文交流“增色”

  新华社记者强勇、董宝森

  在哈尔滨音乐学院一间教室里,50岁的俄罗斯教授安德烈·伊万诺维奇正指导中国学生李梓平,弹奏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天籁般的声音从他指间缓缓淌出……

  “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富有激情和生命力,但技术处理上有难度,安德烈教授帮我更好地融入其中。”大一学生李梓平说。

  专研中俄音乐、传授钢琴技艺,这是安德烈·伊万诺维奇两年来在哈尔滨的日常生活。

  安德烈从小与音乐结缘,6岁接触钢琴,音乐功底深厚,后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因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与哈尔滨音乐学院有合作,2017年他受邀来到哈尔滨。

  “在俄罗斯,哈尔滨这座城市非常有名。”安德烈对哈尔滨的了解主要在音乐方面。他说,哈尔滨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

  在教课之余,安德烈会定期举行钢琴公益演出,能容纳近800人的学院音乐厅经常爆满。哈尔滨音乐学院副教授石丹说,安德烈对中国的一些乐曲很感兴趣,他在音乐会上时常弹奏的《彩云追月》等作品受到观众喜爱。

  从音乐开始,安德烈慢慢融入哈尔滨这座城市。哈尔滨很多建筑的风格与俄罗斯极为相似,这让初到中国的安德烈颇为惊讶和高兴。“看到这些熟悉的建筑,心里觉得很亲切。”他说。

  安德烈还爱上了中国美食。他笑着说,他第一次吃到饺子的时候,幸福感瞬间“爆棚”。现在他的个人目标书上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尝遍中国菜。

  安德烈的同事、哈尔滨音乐学院副教授林岩曾到俄罗斯交流访学。回国已经一年多,他还保持着和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一些同事、朋友的联系。“俄罗斯音乐的底蕴深厚,通过学习借鉴,我们新创作的音乐也越来越好。”他说。

  截至目前,哈尔滨音乐学院已与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喀山国立音乐学院、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学院等多所俄罗斯院校开展交流,选聘17人次俄罗斯专家来校任教,派出32名师生赴俄罗斯进修。

  “音乐为哈尔滨打开了通往世界之门。”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齐杰说,各国文化在哈尔滨交融,尤其以歌唱、舞蹈和乐器演奏为代表的俄罗斯艺术备受欢迎。哈尔滨还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称号。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未来,安德烈还将在哈尔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希望做好中俄文化传播的使者,让两国人民彼此更多些了解。”他说。

(责编:刘洁妍、杨牧)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中国那些事儿】多项经济指标超预期 外媒:中国经济企稳信号增强

【中国那些事儿】多项经济指标超预期 外媒:中国经济企稳信号增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