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一腔热血”助他人──记津南区双港镇 海河湾村党员龚惠香

2020-06-05 17:04


内容提要:在津南区双港镇海河湾村,提起龚惠香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要是提起“龚姐”,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天津北方网讯:在津南区双港镇海河湾村,提起龚惠香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要是提起“龚姐”,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到顺捷拆迁中心综合部部长,从双港镇原党委办公室党务干部到退休后一名普通党员,她在工作中总是尽心尽力、脚踏实地,不计付出、不求回报。

“说话爽快、走路生风,总是乐呵呵的,仿佛和烦恼‘绝缘’。”村民们常常这样评价她。

海河湾村共有村民601户,分布在还迁社区和老楼区。老楼区有15栋楼,外来人口集中、情况复杂,成了疫情防控的关键。了解这一情况后,作为一名老党员,龚惠香主动请缨到工作量最大的民乐楼、九七楼卡口值守,测量体温、出入登记、“一看一测九问”排查,她都一丝不苟,村民们看到她在大雪天还坚持值守,就送去了热水和暖贴,上面用便笺纸写着“谢谢”。

在连续多日的卡口值守中,龚惠香总是早来晚走。唯一一次迟到是一个大雪天,当天一早,她看到血液中心发的疫情期间血库告急的信息后,立刻动身,冒着大雪去献血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龚惠香第一次献血。自1998年12月1日至今,她已累计献血22次,献全血和成分血累计达12400毫升,约是一个成年人总血量的3倍。

龚姐说,她第一次献血是在1984年,当时还是共青团员的她就带头报名献血。1996年,龚姐当选为村党支部成员,便成为宣传献血的排头兵。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从2011年11月开始,龚姐开始“成分献血”。当年一年她就献了4次,4个“治疗单位”相当于3200毫升的血浆,也就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大半的血量。2013年9月,已经调到拆迁中心工作的龚惠香接到电话说血液中心血小板紧张。得知消息后,她二话没说,安排好手头的工作,转天就去献了1个“治疗单位”,而那已经是她当年第3次献血了。

谈到是什么让她这么专注无偿献血时,龚大姐说:“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只希望尽己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用时也为社会做些贡献。”(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安民富民 书写新篇

安民富民 书写新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