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我国首例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成功(新中国日历)
“长海医院心脏外科研究组从一九六三年三月开始进行人造心脏瓣膜的研究工作,他们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反复实践,在今年六月十二日成功地为一个严重的心脏病患者许淑宝安装了我国自行设计和制作的人造心脏二尖瓣瓣膜。”1965年,人民日报刊发数篇报道,持续关注了这一“揭开我国心脏外科史上新的一页”的手术。据报道,这种人造心脏瓣膜的制成和临床应用在我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当时也还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和施行。患者许淑宝手术后痊愈出院,之后又走过了近30个春秋。
【新闻链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8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6.1‰。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从拳头大的成人心脏,到核桃大的小儿心脏,再到拇指大的胎儿心脏,我国均能开展手术治疗。达到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势医疗技术不断产生。在医疗技术方面,微创、无创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日臻成熟,以器官移植为代表的器官功能替代治疗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2018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六十名,2016年提高到第四十八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2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