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和平区“五个融入”做实“和平夜话” 解决百姓烦心事10000

2020-08-25 20:54


内容提要:8月2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和平区委书记贺亦农就“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自7月1日和平区启动开展“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以来,截至目前,和平区已有71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深入群众59000余次,与26900余名群众成为朋友,发现和解决群众难题10000余个。

  天津北方网讯:8月2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和平区委书记贺亦农就“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自7月1日和平区启动开展“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以来,截至目前,和平区已有71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深入群众59000余次,与26900余名群众成为朋友,发现和解决群众难题10000余个。

  贺亦农表示,和平区以融通思想、融入群众、融解问题、融入日常、融聚力量“五个融入”为主要做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草根式的语言,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带着“泥土味”、“烟火气”的大白话,做好宣传,比如,在开展“和平夜话”活动中,和平区组织党员干部与社区文艺爱好者一起,创作推出《待到党的百年庆》《致敬朝阳里社区工作者》等诗歌,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同时,和平区把“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作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桥梁,该区针对1700多户低保户、80户低收入家庭、13000多名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组织党员干部入门走访,坐在床头面对面唠嗑,了解他们在就医陪护、送餐送药、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按照以需定供的要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让每一名老百姓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

  另外,和平区还利用抖音APP连线直播的方式,围绕物业管理、社区养老、老年人就餐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党员干部与社区居民“线上+线下”互动交流,邀请居民在直播评论处谈想法,把居民群众拉入“和平夜话畅聊平台”群,让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在真情互动中,结交朋友、畅谈建议、答疑解惑,真正融入百姓的生活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贺亦农介绍说,“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也是该区加强基层治理的新形式,结合创文、创卫、创城等治理难点问题,结合“四失五类”特殊人员实际需求,该区聚焦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引导党员干部把开展实践活动的重点,放在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获得感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用党员干部多辛苦一点、多劳累一点的实际行动,换来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在开展“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中,针对与居民闲聊中了解到的卫生间漏水、自来水水压不足、小区绿化、楼道灯不亮等问题,和平区组织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同时,举一反三开展排查,减少类似事情发生。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帮助群众解决微心愿7000余个。

  为保持“和平夜话”的常态长效,和平区做实联系街道社区制度,32名区级领导干部主动到社区报到入列,每周至少1次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在交心交友的同时,认真听取居民群众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推行社区“第一书记”常态化机制,选派64名优秀机关处级干部,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融入社区工作,推动机关单位资源延伸到社区,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多元需求,真正让“第一书记”成为群众的娘家人、主心骨。

  目前,随着“和平夜话”的深入展开,该项实践活动已经为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从党员干部中挖掘的“能说会道”的“老天津”,向居民群众和企业商户,详细讲解和平区百年商业、百年金融、百年洋楼、百年航运的深厚底蕴和光明前景,引导大家深刻理解“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深刻内涵,引导大家用辩证的思维、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通过讲发展故事,增强机遇意识、发展信心和战略定力。对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企业需求,进行梳理汇总,以“夜市文化”的形式,邀请有业务交叉互补、共性发展目标的企业“面聊”,区级领导和相关单位参与协调服务,推动供需精准对接,以“夜话”促合作,用交流解难题,实现了一举化“两难”、助“双赢”的效果。

  贺亦农表示,“和平夜话”开展50多天来,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走入百姓聊闲天、走进家门唠家常、加上微信交朋友、融入圈子同欢乐、真心实意解难题,与群众进一步拉近了距离、密切了关系,探索了一条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路子,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下一步,他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需求导向,着力在推动党建融入人民群众上下功夫,在创新基层治理上下功夫,在精准化精细化为民服务上下功夫,推动“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在促进“五融”上持续延伸拓展,再现新时代党群关系的鱼水深情。(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无名的牺牲——记在重庆石壕的那场生死离别

无名的牺牲——记在重庆石壕的那场生死离别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