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闫小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2019-06-21 02:16


闫小培常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闫小培常委代表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的发言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我国制造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危中有机。以广东为例回顾以往,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都对广东制造业造成严重冲击,但也正是这两次危机,促进了广东制造业的持续转型升级。肇始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同样具有此类作用,只要沉着应对,危中寻机,变压力为动力,很可能反过来促进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是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优势。一是产业体系完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达,教育、科技体系较完善;三是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服务发达;四是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节点;五是创新要素聚集、创新生态良好。这些优势是在改革开放和转型升级中形成的,也将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中心城市”既是大湾区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大湾区建设的难点所在,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大湾区内外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动大湾区制造业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制度规则衔接。在深入实施《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广东自贸区改革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研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构建开放统一的符合多边经贸规则的政策平台,以规则衔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同时面向全球,提升大湾区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也是反制逆全球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二是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创新。国际霸凌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更凸显出我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紧迫性。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务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紧扣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依靠粤港澳协同创新,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全球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完善和落实支持湾区内港澳台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政策,加快实现湾区内港澳台侨企业与内地企业同等待遇。

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内地港澳台侨企业产能外迁比重提高,港澳台侨投资有进有出、有留有迁、有增有减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正确处理“进与出”、“留与迁”、“增与减”的关系,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势推进“腾笼换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一方面,积极引导港澳台侨企业有序转移,以转移带动转型,促进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加工贸易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进一步降低港澳台侨投资准入门槛,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高端项目,促进大湾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提升。

四是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破除创新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珠三角九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建立资格互认、工作许可、人才签证与永久居留的有效衔接机制,对入粤的港澳创新人才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促进港澳和海外人才引进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为大湾区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责编:宋子节、王欲然)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中华水塔”青海彩车和“建设美丽新宁夏”彩车

“中华水塔”青海彩车和“建设美丽新宁夏”彩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