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人民网内容风控业务发展三年规划(2020-202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供基本遵循,指明发展方向。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到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主流媒体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
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意见》指出,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
人民网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当下新技术发展为互联网内容生态带来重大影响的时代背景,根据《人民网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规划(纲要)》对内容风控业务的要求,制定并公布《人民网内容风控业务发展三年规划(2020-2022年)》,规划致力于提升自身内容安全管理能力,搭建内容审核与安全管理平台,向社会提供第三方服务,协助各互联网主体从内容生产、编辑、分发全流程防范内容安全风险,与各互联网主体共商网络风控行业标准、培训体系,共享风控技术进步成果,共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网络内容安全工作,做好“网上的人民日报”,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遵循“一个不变和三个有利于”原则发展内容风控业务,即:各互联网平台对自身内容安全的主体责任不变;有利于全行业提高全媒体内容导向把关能力,有利于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的传达和贯彻落实,有利于各平台降低内容审核和安全管理成本。依据内容风控行业政策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四大特点,发挥经验优势,瞄准智能化方向,融合技术、创新业务、建设平台、加强交流,构建健康的网络内容生态。
二、总体目标
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在不断提升自身内容风控业务能力的同时,与全国党媒、互联网企业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制定专业性的行业标准规范,搭建“风控大脑”智能平台为社会提供权威、标准化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社会提供分级培训、分项评估的风控人才培养体系。到2022年人民网上市十周年之际,内容风控业务成为人民网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重点任务
为确保总体目标顺利实现,聚焦标准建设、平台建设、内部人才建设、外部培训体系建设、开放合作五大重点领域,系统性、全方位推动内容风控业务发展。
(一)研究制定内容风控行业标准
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互联网内容风控的行业标准,包括信息发布平台内容安全等级划分及评测细则,并逐步对标准进行迭代,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业自律性指引。
通过标准的建立和推广,使其成为互联网内容风控行业的标配,安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各种信息发布安全等级和规范,为企业提供内容安全测评和等级评估,对相关问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二)建设人机协作型“内容风控大脑”
以机器智能水平反映审核工作效率,以人工判断能力定义审核底线,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民网的内容风控能力紧密结合,研发人机协作型“内容风控大脑”智能审核平台,输出人民网内容风控业务20余年积累的经验与能力。平台具备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高价值数据优势及审核经验优势,将审核专家的经验知识有效融入到智能审核技术当中。计划未来三年逐步面向全社会开放使用“风控大脑”,具备大部分互联网产品的接入能力、智能审核能力。
同时,借助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开展内容智能审核和风控评级研究,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原创成果,促进行业融合发展。
(三)培育多层次、创新型内部人才梯队
落实“人才是人民网第一生产力”理念,制定符合新时期的内部人才培养标准和激励措施,打造敢于创新、能够适应互联网内容风控环境变化的优质队伍,形成“专职核心团队+灵活就业型后备团队”的完整人才体系。建设核心团队,加大对风控政策、产品、后台系统、审核策略的深度研究,不断夯实、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计划三年内核心专家团队规模达到1000人左右,同时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基础审核队伍;探索“灵活工作型”人才储备体系,挖掘、聘用内容领域相关行业退休专家、共享人才,使人才充分增值。引入心理疏导服务,强化健康关怀。
(四)建立互联网信息审核员分级培训体系
近期,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近期公布了10个拟新增职业、8个拟新增工种。其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职业下拟增设“互联网信息审核员”工种。9月23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了《关于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公示》,“互联网内容风控”技能等级证书名列其中。人民网将推动形成“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行业培训规范,探索分级机制,进一步丰富综合性、专题性、定制化培训内容,搭建业内权威性、系统化培训体系,协助提升审核员风控能力;科学定制风控人员测评体系,分项评估综合审核能力和专项审核能力,为企业提供用人方向参考;建设师资智库,加大行业研究力度,定期发布政策解读、风控策略、舆情趋势、行业分析等文章及报告。
计划三年内培训人群不少于10万人次,向社会持续输出人民网专业的风控能力。
(五)打造“开放共赢型”行业生态
联动各地党媒共同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内容风控培训工作机制,扩大各地党媒在内容覆盖地的公信力和引导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共同提升内容风控业务的社会影响。
联动国内领先互联网企业,发起成立内容风控联盟,定期举办行业峰会,开展学术研讨及参观考察活动,搭建开放交流平台;开展第三方审核接入、培训代理合作,条件成熟情况下探索资本合作;定期发布内容风控行业白皮书,不断提升行业发展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促进与国外企业在内容安全和大数据管理方面的交流、沟通。
2020年10月
(责编:孟丽媛、丁涛)
上一篇:让健康遍及每一个角落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