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天津:为子孙后代打造一片“蓝色海湾”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坚决落实总书记要求,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加快渤海近岸海域岸线修复建设。
中共天津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天津北方网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坚决落实总书记要求,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加快渤海近岸海域岸线修复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天津持续推动153公里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为子孙后代打造一片“蓝色海湾”。
眼下,东疆东部沿海岸线1.8公里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完成了岸线防护主体。通过绿化,建设生态廊道,让岸线绿色成色更足,为了能在明年开春种植期之前,完成所有的基础工作,这段时间,正在加紧建设。
按照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和《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要求,今年,天津完成了4公里海岸线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完成后,自然岸线纳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同时,将自然岸线保有量和保有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海洋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项目,在保护岸线的同时,今年,天津通过清淤、恢复湿地植被等措施,恢复滨海湿地景观面貌。截至目前,三项滨海湿地修复任务已全部完成,共整治修复湿地528公顷。
王彬,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专家,负责天津海域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监测工作。随着海岸线保护、滨海湿地保护等工作的开展,今年,他发现大港滨海湿地的潮间带地区,有海洋健康重要屏障之称牡蛎礁,开始重新生长。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加快渤海近岸海域岸线修复建设。”落实全会精神,天津规划部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等相关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编制新的海岸线保护和利用方案,统筹考虑陆海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美丽海湾。
接下来,天津还将开展大神堂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大港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到2025年,整治修复岸线不少于24.5公里;到2035年,整治修复滨海湿地2600公顷,进一步扩大蓝绿空间。(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