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于渊:热血忠魂 浩气长存(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据新华社电 (记者高健钧)四川遂宁市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一片苍翠之中,坐落着烈士纪念馆、烈士群墓,以及1721名烈士的纪念碑,其中,就有爱国军人于渊的墓碑。
于渊,1893年出生于四川遂宁射洪县于家坝村,他骁勇善战,谋略过人。在川军杨森部时,以“战将”闻名。北伐战争开始,于渊拥护国共合作,并在杨?公、吴玉章等人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1926年8月,朱德到杨森部开展工作,其间二人交往密切,于渊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万县发生震惊中外的“九五惨案”。面对英舰的激烈炮火,于渊果断指挥士兵奋起反击,在头部和小腿受伤流血的情况下仍不退却,张澜誉其为“民国以来,敢于抗击帝国主义的第一位中国军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杨森追随蒋介石叛变革命,借故解除了于渊的军职。1929年,经张澜介绍,于渊投奔川军刘湘部。在此期间,他为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1935年,于渊奉调前线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借口调整部署、转移阵地,成功掩护红军过境。
1942年,经张澜介绍,于渊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在川康军政界的影响开展工作,一方面在家乡射洪发展民盟组织。
1947年6月1日深夜,于渊不幸被捕,并被囚禁在成都政治犯集中营。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逼供与威逼利诱,于渊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最为愤怒的时候,这个硬汉军人抓起桌上的茶碗劈头向特务掷去,并大喝:“你有什么资格审讯我?”1949年12月7日深夜,于渊与同狱的30余位革命战友英勇就义于成都十二桥,时年56岁。
成都解放后,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于1950年1月19日为于渊等十二桥殉难者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公祭典礼。1951年3月5日,经川西行政公署批准授予于渊革命烈士称号,当日,射洪县在金华镇亦召开了有5000余人参加的“于渊烈士追悼大会”。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5日 11 版)
(责编:袁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