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延安8月6日电 长征的史诗,是中国工农红军怀着对革命赤诚的信念和极其顽强的意志共同书写的。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横跨两年寒暑,纵横十余省份……革命胜利后,这些红军战士们仍然终其一生以革命战士的姿态来深刻诠释长征精神。老红军刘天佑便是这样的红军战士。8月6日,记者来到延安八一敬老院,聆听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听外婆说,她是17岁时参加的红军。”刘天佑的外孙雷勇告诉记者,刘天佑出生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9岁便父母双亡,只能在地主家里做苦工、放羊维生。1933年,红四方面军来到了她的老家四川巴中,在知道红军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她就义无反顾地加入队伍一起走了。“连她的名字都是参军后部队的干部帮忙取的。”雷勇说。
到了部队后,刘天佑从事过宣传工作,担任过军事教员,也做过医护工作。1935年8月,她随红四方面军长征,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先后两次穿过草地。
“外婆说,那时翻雪山、过草地,非常艰苦,除了要克服寒冷、饥饿,还要面对危险丛生的沼泽,很多战友壮烈牺牲了。但想到绝不能掉队,她咬着牙挺了下来,1936年到了甘肃会宁,1937年年初终于到达延安。”回忆起外婆,雷勇的语气里满是敬佩和感动,“我外婆一生都很坚强。”
后来,因为生病,刘天佑无法继续参加战斗,她退伍留在了延安安塞县招安乡。虽然离开了部队,但那段长征经历中磨砺出的革命精神,成为她一生都在追随和秉持的人生准则,也成了照耀后来人的精神财富。
“她一直遵守着作为红军的严明纪律,乡里的人都对她非常尊重。”雷勇说,1999年,乡里刚有了有线电视,出于对老红军的关爱,政府到刘天佑家里免费为她安装,没想到,第二天刘天佑就去找到乡党委书记,把500元放在桌上说:“国家已经照顾我很多了,我是老红军,绝不多吃多占,这钱不收下我就不能走。”
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到延安,刘天佑被推选为接力传递中的第一位火炬手,那时她已93岁高龄,出于对她健康的考虑,大家建议她坐在轮椅上传递火炬,但刘天佑非常坚决地要靠自己的双腿,为此还提前在健身器械上进行力量锻炼,熊熊圣火在她手中递出的那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至今仍让许多群众历历在目。
受刘天佑的影响,她的后代们也都遵守着严格的家风。“长征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雷勇说,他和弟弟都曾有参军的经历,工作后也时刻谨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如今,他的女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外婆的故事,她对我们的教导,对我们上学、工作、做人做事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全家人都为她而感到骄傲,会把长征的故事,长征的精神一代代地传下去。”(记者 党文婷 章文 费建异)
(责编:宫宜希(实习生)、岳弘彬)
上一篇:守望相助大家庭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