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彭德怀的“四个不准”(党史一叶)

2019-08-28 18:47


  图为彭德怀。
  资料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他政务繁忙,经常外出视察。每次出发前,他都对身边工作人员讲“四个不准”:一、每到一地,不准要求当地人接送;二、在任何地方吃饭,不准请客;三、不准要人家代买东西,如果送上门来,也要婉言谢绝;四、参观时不准前呼后拥地陪同。

  一次,彭德怀到杭州勘察钱塘江北岸。离开时,见有人往汽车上装绍兴酒,立即问参谋:“酒是哪里来的?”工作人员说:“有买的,也有送的。”彭德怀生气地问:“谁送的?送谁的?哪个出的钱?”见大家默不作声,他又大声问:“伙食费算了没有?”得知有的地方坚决不收伙食费,他更是怒容满面。直到当地领导表示回去一定算清,带走的酒都按市价付钱,带不走的退回去时,他才勉强息怒离开。

  1956年夏日的一天,警卫员建议彭德怀到北海公园游览,还可到湖心亭看戏。彭德怀很高兴,他让汽车在离公园一条街的地方停下,可到门口一看,大牌子上写着“休息”二字,几个干部和工作人员在那里等候。原来,警卫员通知了有关部门,特地做了安排。彭德怀非常生气:“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工作人员解释,是奉了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彭德怀气冲冲地说:“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他转身走出公园,路上对警卫员说:“我以后再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娘!”

  生活中,彭德怀对自己很“小气”。衬衣打了好多补丁,还舍不得扔。他的一部旧式汽车,有关部门让换新的,他说:“这辆还能用,换什么?”窗帘布旧了,警卫员提出更换,他说:“旧了?老百姓用这样的布做衣服,还不知穿多少年哩!”

  彭德怀对自己“小气”,对国家、对同志却是无私奉献。1954年,国家和军队干部实行薪金制,一直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子女都改由家庭负担学费。彭德怀的侄女是烈士子女,国家规定学费仍由学校供给。彭德怀却对侄女说:“不,你上学我应该管。”他在学校来信上写道:“不要国家供给,由我负担。”他说:“现在国家还很困难,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们减轻国家一点负担也是应该的。”从此,他用自己的薪金供侄女上学。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27日 19 版)

(责编:袁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贵州茅台镇训龙古酒:训道佳酿承天造,龙泉琼浆满盏香

贵州茅台镇训龙古酒:训道佳酿承天造,龙泉琼浆满盏香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