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内

云南普洱 回访教育扶起“跌倒”干部

2019-10-01 06:44


本报讯(通讯员 伍晓慧 罗晓清)“正是组织及时‘扶一把’,让我‘跌倒’了还能重新‘站起来’。”日前,面对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再次回访,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邦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何某某感激地说,“组织没有放弃我,也没有忘记我。”

去年11月,何某某在担任富邦乡武装部部长时因违反纪律受到处分。被处分后,他对工作、生活感到十分迷茫,精神状态也变得很消极。为及时帮助何某某祛除“心病”,澜沧县纪委监委集体“会诊”,根据其违纪性质和情节,对症下药开展回访教育。一方面帮助其本人清理思想上的“淤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勉励他放下包袱、从头再来;另一方面积极与乡党委沟通,引导周围党员干部客观看待,为其减压。

有了组织的教育和关怀,何某某如释重负,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今年5月,何某某担任澜沧县富邦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指导的乡“户户清”问题销号整改清零工作被评为全县范例。

同何某某一样,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副镇长安某因失职失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后,整个人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工作。

“处分不是否定你的工作和付出,而是警醒你及时纠偏纠错。”在安某最茫然的时候,西盟县纪委监委及时开展回访教育,让他重拾信心,继续奋战在履职一线。

“党员干部被处分后,有的觉得压力很大;有的自认为劳苦功高,不能正确知错悔错;有的因单位领导同事‘另眼看待’,逐步被‘边缘化’。”普洱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相关负责人说,因人施策开展回访教育,真心实意“扶一把”,有助于把“跌倒”的干部从错路拉回正路,重新焕发工作活力。

据介绍,为认真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普洱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实行回访教育工作制度,回访前认真分析制定教育方案;回访中与单位领导交换意见、与本人交心谈心、听取了解干部群众意见评价,详细掌握受处分人员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生活情况,共同分析犯错原因,引导其真心悔错改错;回访后全面进行效果评估,压实所在单位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各阶段工作环环相扣,通过对受处分人员进行精准回访教育,切实担负起教育挽救干部的责任,变“有错干部”为“有为干部”。

今年以来,该市已对107名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一批受处分党员干部重燃干事热情。

(责编:牛镛、岳弘彬)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张毓茂同志逝世

张毓茂同志逝世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