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无创脑血氧监护仪“持证”上岗 可用于高原等极端环境
无创脑血氧监护仪“持证”上岗 可用于高原等极端环境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孵化企业自主研发的一项成果——“无创脑血氧监护仪”,取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据介绍,“持证”上岗的中科搏锐无创脑血氧监护仪依托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近20年研究成果。该设备可以无创、持续、实时、准确的监测脑、外周局部组织及四肢末梢的血氧饱和度,可以作为脑及局部组织氧供和氧耗状态的早期预警及评价指标,从而协助医护工作者优化脑及局部组织的氧供/氧耗平衡方案。
为何要投入精力研制无创脑血氧监护仪?研发者援引《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数据说,中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即使在医院就诊和各类手术相关的围术期、重症监护期,脑卒中发病率依旧高达5%至15%不等。
研发者认为,及时对脑供氧状况进行监测和报警,可有效减少病患脑组织的损伤,优化围术期与重症期管理、显著改善术后认知能力。对脑部血氧情况持续进行监测,还可以为治疗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让临床专家更主动、有效的干预患者,从而有效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说到中科搏锐无创脑血氧监护仪的特点,研发者称,他们采用数据无线传输方式,可以配合智能终端,应用于移动转运、封闭空间等特殊场所。设备中的无线脑血氧监测头带采用了穿戴式设计,可应用于高空、深海、高原等低氧极端环境,保证特殊环境、特殊任务下工作人员的颅脑血氧水平。
研发者补充说,该设备注册检验是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完成,临床试验是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开展。
中科搏锐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鑫博士表示,后续还将面向围术期与重症期持续推出脑保护医疗器械系列产品,为医护工作者提供更多高品质诊疗工具。(记者 张素)
(责编:赵竹青、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