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今日视点:机构调研不妨学学沪深交易所 确保问出“真”公司
朱宝琛
如果去调研一家上市公司,你是走马观花看一遍,听听公司高管的介绍,还是会提前做好功课,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想必,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通过问,能够问出一家“真”公司,问到一些有含金量的信息。
笔者日前注意到一个现象: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报披露收官,机构的调研热情正不断升温。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8月31日到9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181家公司接待了机构来访。
调研是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径。在这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向公司提问。往往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实现“双赢。当然,这就需要调研者和被调研者双方都要提前做好、做足功课。
机构们不妨学学沪深交易所对科创板和创业板申报企业事无巨细地问询,通过问询将上市公司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让市场和投资者来判断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这就涉及到调研者怎么问、问什么和上市公司怎么答、答什么。笔者认为,对调研者而言,问的问题一定要专业,要切中要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问,不是咄咄逼人的“拷问”,而是出于价值投资判断需要的正常发问。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机构前往上市公司调研,被质疑所提的问题不专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一些券商分析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不乏出现“翻车”的,甚至,有券商分析师因为撰写的研究报告不严谨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比如,曾有研究报告全部失实。最终,两名分析师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
所以,对机构而言,在调研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在调研过程中,不仅要问出专业的问题,更要走到一线去,以对公司有更为深入、直观的了解。这样,后续才能真正地写出一份优秀的、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那么,上市公司如何作答,才能让机构在调研中有所收获,感到真诚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坦诚。所谓坦诚,并不是别人问什么就答什么,口无遮拦,而是要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更不能一味吹捧,只展示好的一面,却对问题遮遮掩掩,避重就轻,甚至闭口不提。
怎么问、问什么,怎么答、答什么,都是艺术。希望机构在调研提问时,能问到点上;上市公司在回答问题时,同样能答到点上。一问一答间,向市场呈现一家“真”公司。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