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别让“宰客”毁了旅游振兴

2020-09-22 07:10


  近日,甘肃敦煌的一处“陷阱厕所”引发全网关注。其表面是公厕,实际为陷阱。当游客将车停在公厕附近稍事休息,一不留神,车辆便会陷入松软的沙地。此时,周边商家会以拖车为由强行索要费用。

  在不断强调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从业人员规范的当下,竟然还存在如此拙劣的“宰客”圈套。这实质是一种变相勒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更是对敦煌旅游形象的严重损害。9月16日晚,敦煌市委相关部门表示,将开展为期40天的全市旅游行业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并建立旅游从业人员信息库和从业人员黑名单。景区、沙漠露营基地、旅行社、住宿和餐饮等企业、旅游客运单位、农家乐站等都是重点整治的领域,同时,将重点解决旅游景区设施档次不高、沙漠露营基地无旅游资质、旅行社不与游客签订合同、强制消费、饭店硬件设施陈旧、汽车公司车辆维护不及时等问题。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的出行意愿大大增强,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国内游占据了今年旅游市场的主体,这也对旅游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好满足游客旅行需求,保障消费者权益,既关乎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是提振旅游市场信心的关键。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杜绝“宰客”等损害旅客权益现象的发生刻不容缓。此次敦煌市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专项整治,为的正是扭转该违法事件对当地旅游业形象的负面影响。“蚁穴虽小,溃之千里。”旅游品牌的树立非一日之功,但毁坏起来却往往只因一两件“小事”。互联网时代,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早在舆论监督下无处遁形,这更为旅游从业者和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从正面树立旅游业品牌形象固然重要,同时,要严防死守,杜绝行业乱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尽管此次“钓鱼宰客”只是孤立偶发事件,但决不可姑息养奸,在旅游业艰难复苏之时,相关部门还须将监管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责编:朱紫阳、马昌)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IBM 同意支付 2425 万美元和解金以了结美 FCC 两项调查

IBM 同意支付 2425 万美元和解金以了结美 FCC 两项调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