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今天咱聊聊“食药同源”这件事

2020-11-20 21:50


今天咱聊聊“食药同源”这件事

2020年11月20日06: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食药同源”这个词您可能并不陌生,但也不是随意可以说的。它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价值,又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既是药材同时又是食材。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慢慢地发现可以充饥饱腹的食材,后来变成了食物,后来又发现对人类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就慢慢形成了药物。应该说是先有食物后有药物,而且有些物质既能充饥又能治病,这就是我们说的“食药同源”。

“食药同源”从战国、秦汉时期开始,如今我国文件规定有“93+9”种

在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方里就讲到养生的一些概念,也就是说,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时候,就有了怎样用食品来治疗疾病的一些概念。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总结了前人的“食药同源”的理论和实践,衍生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近现代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引入,拓展了“食药同源”的理论知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的临床医学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了“食药同源”的物质,兼具的药效和营养功能。

目前,我国从法律层面已经对药物和食物的界限进行了区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规定了87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以下称食药物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新增当归等6种物质为食药物质;随后又印发《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食品函〔2019〕311号),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食药物质管理试点。至此,我国食药物质形成了“93+9”的管理格局。

当今,全球的营养健康问题面临重大挑战,慢病死亡率占到了71%,所以对“食药同源”产业也有重大需求。营养健康已经开始上升为我国国民首要需求,一般而言,人均GDP小于1000美元时,吃饱为首要任务;当人均GDP在1000到1万美元之间时,由吃饱向吃安全的阶段迈进;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时,食品营养健康上升为首要需求。

另外,国家对健康中国2030、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都为“食药同源”产业提供了机遇。再有,自古以来食疗一直都是预防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食药同源”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但是,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按食品分类的“食药同源”的食品,不能标识和宣传任何的功能,也不能明确说明适宜的人群,给消费者的选购增加了难度。还有,相应法律法规缺乏也成为制约“食药同源”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科研角度来说,基础研究总体上比较薄弱,虽有丰富的资源,但没有充分的挖掘。另外研究方法是过度使用西方医学的方法学,这些研究的结果可能和一些中医药食材的中医、中药理论不相配。“食药同源”食品目前也没有严格的产品认定和特定的标识,所以“食药同源”食品数据库的建立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食品也是中药材。但中药材现在也有质量下降很严重的问题。因为目前的中药材种植大多照搬农作物的高产模式,但药品中药材的研发积累不足以支撑一个高产模式,因为作为中药材首要的应该是确保它的疗效,而不是产量。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食药同源”的物质认定的难度比较大,像云南的麸子就没有被列入“食药同源”的名单,但是它其实在当地广泛食用。认定“食药同源”的过程也很缓慢,甚至会无限期的搁置;也没有充分考虑“食药同源”物质兼顾食品和药品的特殊要求。总体而言“食药同源”产业处在起步阶段,竞争力也不是很强,市场冲击也很大。

针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该做好三件事

第一,把发展“食药同源”的食品产业提升至一个战略高度。国家应明确“食药同源”食品的确切定义和相关标准。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传统食疗配方与现代食品工艺相结合,以普通食品形态为载体,生产出有效预防、控制甚至医疗慢病,调节亚健康状态的营养食品。

第二,加强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加强营养功能因子的研究以及加工关键技术的研发。

第三,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提高中药材的质量,通过解析中药材生长发育的遗传特性,研究最适合生态环境和生长发育种植模式。

文/谢明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url=http://health.people.com.cn/GB/408656/index.html]

人民健康APP

[/url]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精彩图集

是谁剥夺了你的睡眠时间

运动让眼睛更明亮

关于牛奶的认知误区

小“口疮”可能有大问题

西瓜的番茄红素又多又好

白露节气:预防肺病保健康

饮料能代替水吗?

水果和蔬菜,你洗对了吗

健身,别自己跟自己较劲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关键零部件缺货,舜宇光学称智能手机镜头出货量下降 19.2%

关键零部件缺货,舜宇光学称智能手机镜头出货量下降 19.2%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