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高国潮:互联网金融早已深入传统金融业务核心,更不能跑偏方向

2020-11-24 05:10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比较长的产业链条,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便捷地将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匹配在一起,目前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个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对互联网金融给出的是如下解释:“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理论上任何涉及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李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董亮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三种模式: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居间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其中互联网延伸是一种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例如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都属于这个范畴;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用贷款、众筹等属于互联居间服务应用模式;金融服务则多为互联网企业向金融业的渗透,例如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互联居间服务和金融服务即可划分为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

  2014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描述是: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对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

  高国潮教授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当下是金融的执点问题,互联网金融正处在高速发展和变化之中,互联网金融也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孰悉接受后(尤其是对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

  编者注:高国潮,1966年生,安徽定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国际知名计算机专家、经济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财经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第四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TCL 电子回应撤出美国电视机市场:假的

TCL 电子回应撤出美国电视机市场:假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