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食品生产追溯链、食品安全快检室加倍助力福建泉州抓好安全生产

2020-12-01 15:31


  一张二维码,勾勒出食品从业者的行为画像;一条溯源信息,串起一棵菜从农田到餐桌的流转路径。

  在二维码功能越来越丰富的当下,扫码除了能够收付款外,它也成了查询信息的入口。福建泉州市针对正常生产经营的食品生产企业,大力推进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一品一码”信息追溯体系,由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运用信息技术,为每个食品生产企业赋予一个对应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成了食品生产者的“身份证”。消费者拿起手机,扫一扫便知食品“出身”,可获取相应的食品信息和生产企业信息。

  “这是‘源头可溯、公众参与’的追溯链。”据介绍,截至目前,泉州市1500多家正常生产经营的食品生产企业已100%注册,录入追溯数据总量居福建省全省第一。

  食品安全无小事。为了让老百姓确确实实看到“舌尖上的安全”,泉州除了建立食品生产的追溯链,还致力于搭建“食品安全快检室”。

  “食品安全快检室”可以实现对日常食品中常见的理化指标、易滥用的添加剂以及易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进行检测。就如,市民在农贸市场买了一块肉或一袋丸子,想要看这肉或丸子是否存在药物残留、瘦肉精、硼砂超标等问题,可以送到距离最近的基层市场监管所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快检员将会快速检测,并给出结果。

  据介绍,2020年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以“一所一快检室”为目标,决定按照统一场所设置、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规程、统一管理制度的“四统一”要求,在全市的126个基层市场监管所新建(改造)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实现基层市场监管所全覆盖。该项目被列入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分两步实施,2020年建设60个,2021年完成剩下66个基层快检室的改造提升。目前,第一批60个基层所快检室已竣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食品安全是安全生产中的一项,而安全生产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保证、聚焦安全底线,强化市场监管,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坚守药械安全底线上,泉州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购买退热止咳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收集相关购药人员信息49864条;年初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的产能快速增长,全市近50家生产企业获得医用物资临时生产资质,占到全省相关企业的三分之一,6家企业获得正式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等。并且,全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排名皆居全省地级市报告数第一位。

  在坚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上,泉州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研判例会制度,探索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并重点推进压力管道隐患排查治理、起重机械叉车安全整治、移动式压力容器风险管控、电梯安全监管和质量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在册特种设备121527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99.72%、定期检验合格率99.14%、隐患整改率93.66%、年度监督检查率56.80%,一系列指标均创历年最好水平。

  在坚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上,开展口罩等防护产品及原辅材料综合监管专项行动,查处相关案件104件,查获口罩37.4万只,案值26.9万元,罚没44.8万元;强化对涉及人体健康、财产安全的儿童学生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等专项监督抽查,今年已抽查222批次;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督促2家危化品及其容器获证企业开展问题整改等。(刘燕婷 苏晓晖)

(责编:赵安妮(实习生)、李栋)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七夕送对象:芒果 TV 会员年卡 4 折 79 元大促

七夕送对象:芒果 TV 会员年卡 4 折 79 元大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