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树葬、海葬、草坪葬 多地发放补贴鼓励生态葬
内容提要:“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谈及殡葬观念,“90后”金融从业者陈光引用这一名句表达对生态葬等文明殡葬新风的认可。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谈及殡葬观念,“90后”金融从业者陈光引用这一名句表达对生态葬等文明殡葬新风的认可。
“入土为安”是传统殡葬观念。近年来,中国多地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其中,一些地方发放安葬补贴金鼓励树葬、海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
以陈光所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为例,自2020年4月起,官方对采取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每具骨灰给予丧属1000元(人民币,下同)补助,引导民众参与节地生态安葬。
此外,2021年起,郑州又将补助标准提高至每具骨灰1500元,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免费全覆盖。
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多年来,在郑州持续开展的“清明雨绿色风文明行”免费公益树葬活动中,1354具骨灰回归自然。这说明,生态葬正在被更多的人接受。
无独有偶,几日前,天津《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显示,在符合条件情况下,逝者遗体火化后60日内直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丧属最高可领取2420元补贴。
记者梳理发现,清明节前夕,山东、辽宁等多地也都在倡导生态葬方面,打出实实在在的补贴“惠民牌”。
其中,山东多地出台了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对逝者家属补贴1000至6000元,积极推行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文明生态葬。而沈阳海葬活动从每年3月份开始至10月末停止,每具海葬骨灰补贴400元。对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方式安葬骨灰的丧属,按1000元标准减免购墓费用。
此外,沿海城市广州亦倡导骨灰撒海、树葬等其他生态葬方式,并给予300元、500元、2000元等不同金额的安葬补贴。
节地生态葬渐渐成为时代需求的方式。陈光认为,当下祭祀、哀思故亲的方式众多,如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植树缅怀等,“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原标题:中国多地发放补贴鼓励生态葬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