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建立气象AIoT实时智能数据服务平台 气象服务或可“订制”

2021-05-18 07:00


建立气象AIoT实时智能数据服务平台 气象服务或可“订制”

2021年05月13日10:0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建立气象AIoT实时智能数据服务平台 气象服务或可“订制”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曾沁10日在北京说,建立“气象AIoT实时智能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社会化观测设备提供的数据,可以提升气象预报预测的精确度和实用性。

当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安捷中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设并引入中国气象社会化观测数据,继续提升气象大数据中心核心功能,同时运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自主可控的数据科技技术,构建超大规模、高并发、双向实时智能的气象AIoT数据服务平台。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即“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据介绍,“气象AIoT实时智能数据服务平台”通过超强算力和数据分析技术创新发展,为各行业的用户提供可订制式的精准气象服务。

曾沁表示,这将让国家气象网络和社会化观测网络形成合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安捷中科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创建并控股。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武斌指出,希望在平台建设中坚持需求导向,瞄准“卡脖子”问题,确保安全可控,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安捷中科公司董事长、中科院软件所人机交互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宏安,中科创星联席CEO米磊,安捷中科公司CEO黄思源出席当日活动。

与会者认为,此举有望实现国家及用户的数据隐私保护、数据服务的AIoT实体化、创造气象服务的新场景和新应用、“气象AIoT”产业生态化运营、运营商级别的商业气象服务等合作价值,预期在10年内建成超大规模、平台化的实时智能气象AIoT网络。

与会者建议,平台通过持续不断的接纳符合气象数据质量要求的设备,与国家气象数据网络融合,推动各行业用户主动在兴趣点部署智能物联网气象观测相关设备、主动参与气象社会化观测网络的扩展,“探索国家、社会和气象产业良性协作、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记者 张素)

(责编:赵竹青、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国务院国资委:从四方面推进品牌强国建设  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许维娜)“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体系不断完善,品牌资产不断增值,为增强全球企业和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的品牌认同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庄树新在以“坚持品牌引领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分论坛”上表示。… 激发企业活力与效率 国家能源集团推进子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年是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分别与所属上市公司中国神华、国电电力经理层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进一步激发活力效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天津气象、海事部门与天津港数据资源共享 助力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

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项目在南宁正式启动

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督促做好气象保障工作

庐山推出旅游气象播报

蚌埠五河县:种草莓用上气象物联网

内蒙古气象事业迈开高质量发展步伐

2020年吉林省气象局长会议召开

“十四运”赛事气象预报 将精确到“分钟级”

黑龙江省启动春运气象保障服务 打造一体化冰雪旅游气象服务平台

昌都市出台《意见》加快推进气象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AMD 最强桌面 APU:R7 4700G 可全核心超频至 4.8 GHz

AMD 最强桌面 APU:R7 4700G 可全核心超频至 4.8 GHz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