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该给增高产品乱象吃什么“药”
3月到5月历来被视为长个儿的“黄金期”。在电商平台上,商家俨然已嗅到商机,纷纷推出钙锌咀嚼片、助力增高贴、增高拉伸机等五花八门的“增高神器”,宣称可以“激活骨骼二次发育”,实现“快速长高5到20厘米”,适用年龄上限甚至达到44岁。然而,专家指出其中存在不少认知误区,建议大家理性看待,选择科学增高。
不少商家看中一些消费者的增高需求,推出口服、外用、器械等产品。然而,部分商家在增高产品宣传推广上肆意“吹牛”,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比如,夸大适用人群,不仅宣称对儿童青少年有效,而且标榜可以帮助成年人长高,甚至把部分儿童、孕妇等不适宜人群也纳入适用人群。又如,夸大产品效果,既宣称“快速长高5到20厘米”,还声称骨骺线闭合还能长,这样的宣传显然违背科学常识。
由于很多普通消费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增高产品不了解,轻信商家的宣传,结果花钱购买使用增高产品后,轻则没有达到商家所宣传的增高效果,重则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所以,面对增高产品乱象,消费者必须擦亮眼睛,避免被商家收割“智商税”。有关方面也应该把增高常识普及作为治理增加产品乱象的一味“药”,使消费者不再轻易相信增高产品宣传,而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疗,或选择适宜的增高产品。
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吹牛”商家吃“罚药”。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凡违反规定的,应受到处罚。
有关方面应以媒体报道为线索顺藤摸瓜,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八条进行处罚,这是规范增高产品营销的必要手段。此外,为增高产品乱象提供平台的电商企业,是否尽到审核、监督等责任,也要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增高产品乱象的背后,电商企业难辞其咎,也要依法约谈乃至处罚。
下一篇:创造条件让临期食品物尽其用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