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2021-06-05 08:46


内容提要:昨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旨在让青少年安全、健康使用互联网工具的“网络保护专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据新华社报道,不少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旨在让青少年安全、健康使用互联网工具的“网络保护专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据新华社报道,不少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

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网络平台尤其是一些头部网络平台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仍存在较大漏洞,有的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自动弹窗提示,有的通过短信提示重置登录密码就能轻松解除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极易受到外界诱惑。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网络内容导致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的问题日渐凸显,由此带来的学业荒废、挥霍钱财等情况更不时被爆出。

有人说,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又有哪个父母会放任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呢?对于大多数双职工家庭来说,不可能随时随地盯着孩子,这时就需要青少年模式能真正起到作用。然而遗憾的是,据新华社客户端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认为青少年模式“没有多大用处,漏洞太多”。

各网络平台企业,往往都掌握着先进的网络技术,但由他们研发的本应起到防火墙作用的“青少年模式”,连孩子都能轻松突破,那么究竟是技术漏洞还是态度问题,显而易见。我们常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各网络平台企业的研发精力,不能仅仅盯着如何更新换代、如何吸引用户、如何攫取流量,更要依托强大的技术、投入专门的力量来强化和完善青少年模式的功能,堵住显而易见的漏洞。

随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构建行之有效的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已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各网络平台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逾越法律底线和红线。为此,相关部门更要严格依法监管,对那些“睁一眼闭一眼”者进行下架、关停等严厉处罚,倒逼网络平台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研发构建防范严密的“青少年模式”,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开放

“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开放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