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一个微信小程序,实现京津冀、长三角法院跨域立案
腾讯科技讯 近日,京津冀、长三角多地法院先后宣布,其辖区内法院率先实现跨区域立案全覆盖,当事人可以在法院立案大厅和“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实现在线跨区域立案,享受到与管辖法院相同的立案服务。
过去,当事人要打官司,案件受到严格的地域管辖限定,只能前往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耗时费力且不说,还徒增诉讼成本。如今,“互联网+司法”在诉讼程序上的创新,当事人只需要打开手机微信的“移动微法院”既可实现跨域立案。
自2017年6月7日京津冀三地法院启动跨域立案试点工作以来,仅北京法院接收的,河北、天津两地当事人通过跨域立案方式提交材料并成功立案的案件就达111件。当事人可选择向就近的中、基层法院提交起诉材料的,法院对材料进行形式核对、将材料传给管辖法院,管辖法院对审查后,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登记立案。
目前,跨域立案的适用范围包括一审民事、一审行政、强制执行等类型案件。在一起加工合同纠纷中,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后称“江苏吴江法院”)发起了跨域立案,整个立案时间仅花费10分钟。
“移动微法院”小程序跨域立案模块于今年7月上线运行,申请人提交纸质材料至协作法院,协作法院法官通过本省移动微法院分平台的跨域立案模块进行登录,跳转至中国移动微法院总入口小程序,进行跨域立案申请。
中国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入口
跨域立案申请信息流转到管辖法院审判、执行业务系统后,管辖法院立案审查法官进行立案审查操作,然后决定不予立案、立案、或退回补正。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法院开展跨域立案工作的通知》,就全国法院开展跨域立案作出部署。京津冀、长三角各地法院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为全国推进跨域立案服务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
“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司法为民的每一个环节,构建起司法为民的创新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新的司法需求。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