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外媒记者探访中欧班列:潜力巨大!
人民网西安9月23日电(赵健)探访古都今日魅力,见证中国发展奇迹。23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部分成员来到西安国际港务区。一进入大厅,来自西班牙和拉美地区的记者们便被一块大屏幕上不断闪烁的信息吸引,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这里显示的是从西安出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覆盖的线路、出发班列数量、进出口货物等实时监控数据。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学员参观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即“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始发站,听取讲解介绍。(摄影:人民网 亚瑟夫)
“我知道中国有个从义乌到马德里的‘中欧班列’,那么‘长安号’与到马德里的班列有什么不同?主要运送什么样的商品?” 访学班成员、西班牙埃菲社北京分社社长加西亚·哈维尔不时发问,其他学员也对这趟“长安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古时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的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港,联通欧亚,东西交融。在西安,首趟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已经成为标志性符号,主干线由西安出发,途径俄罗斯等国,抵达荷兰鹿特丹,全长9850公里。这条班列被称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条“黄金通道”。
阿根廷记者安德烈斯在现场录制视频。(摄影:人民网 亚瑟夫)
中欧班列是一种新型运输形式,相比较海运和空运优势明显。据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集团副总经理赵越介绍,以往货物从陕西西安运到德国,要先将货物运到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运抵德国,周期需要50天左右。现在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直达德国汉堡,全程仅需15天左右,运输成本仅为其他运输方式的六分之一。
了解了这种创新型运输方式,哥斯达黎加《民族报》记者阿曼多·梅尔加不无感慨地表示,“可以想象,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沿线国家带去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
据赵越经理介绍,“长安号”中欧班列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发展迅速,目前涵盖中亚、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2018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为1275列, 2019年开行数量预计将提升到1800至2000列这一情况。听到这里,墨西哥通讯社记者亚力山卓·加扎感叹道:“中欧班列发展速度让人惊叹,从一开始很少到不断翻番,未来一定还将持续增长,潜力巨大。”
近年来,西安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速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朋友圈”日益扩大,内陆国际中转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古老的城市在新时代抓住机遇,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责编:燕勐、刘洁妍)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