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风筝蛋画诗歌:三省四地小学生“网络课堂”话清明

2020-07-07 04:16


三省四地小学生“网络课堂”话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校园里的梨花开了,清明脚步近了。

  4月2日,青岛市枣山小学借用“互联网+”,开展了主题为“让传统浸润童年——我眼中的清明·乡情”互动活动,携手深圳、四川、甘肃、山东三省四地的小学生,通过空中课堂共话清明和乡情。

  这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交流,也是一次以清明为主题的“网络课程”互动。

  一只只漂亮的风筝,把枣山小学一年级学生与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小学一年级小学生“牵”到了一起。通过空中网络课堂,他们画风筝、说风筝。生长在“风筝之都”的潍坊小学生,个个都对风筝情有独钟,介绍起来头头是道。枣山小学学生用彩色画笔,画出一只只五彩的风筝,两地的小学生还一起到操场上放风筝,共同感受清明这个节日的文化。

  清明时节,许多地方的民间都有“立蛋”“画蛋”的习俗。此刻,一只只彩蛋把枣山小学二年级学生与甘肃礼县坪乡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吸引到了一起。两校学生用小小的画笔,通过空中课堂交流彩蛋的艺术,他们以“彩蛋上的家乡、彩蛋上的清明、彩蛋上的民俗”等为主题,画出五彩缤纷的彩蛋,将小小的蛋壳赋予了传统节日的意义。

  一首首儿童诗则成为枣山小学三年级学生与深圳南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联系的纽带。两地学生分享了个人创作的“我眼中的清明·乡情”儿童诗。别看他们年纪小,那一首首小诗歌,都是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对清明与乡情的认识和思考。

  “请问,在你的记忆里,清明节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请问,你心里的乡情是什么?”枣山小学四年级学生围绕“清明·乡情”主题,进行了系列课外采访。他们采访亲人,采访同学,采访老师,并通过空中课堂,与四川省泸州市广营路小学学生一同交流了采访感受。两地学生在采访与交流中感受传统节日给每个人留下的烙印。

  枣山小学校长刘岩林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清明这个中国传统的节日里,组织学生与祖国三省四地的同学,通过“空中课堂”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感受丰富民族家乡情怀,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传统文化的浸润,会让小学生终生受益。(孙军)

(责编:王艺锭、熊旭)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彩色画笔 描绘乡村振兴路

彩色画笔 描绘乡村振兴路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