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遏制高校“表格就业”须治本

2020-07-18 08:22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遭遇特殊就业季。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为追求就业率“好看”,变相要求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等表格材料,以完成就业率统计。令人烦恼的是,毕业生本就因求职背负较大压力,却还得分心配合“表演”。

  任何统计数据都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有丝毫“注水”。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例,一旦数据不实,不仅影响就业形势判断,误导保就业政策决策,还会对高校专业设置、专业规模、资源分配等造成误导。为此,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6月下旬,教育部再次下发通知,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

  教育部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很有必要,对高校无疑具有震慑作用。一旦发现数据造假,将视情况予以通报并从严惩处。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心存侥幸,认为数据造假比较隐蔽,就业证明材料已被“做实”,因而不担心上面来核查。

  无论是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还是严格核查高校就业数据,都及时且必要。但在治标的同时还应治本。比如,应着力转变高校就业评价机制,改变当前重就业数据、轻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再如,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机制。长期以来,就业数据由高校自己统计后上报,这种单一统计机制为部分高校提供了自我美化机会。虽然教育部门会予以核查,但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加上造假手段较隐蔽,核查难度大、效果有限。如采用多元机制统计高校就业数据,通过数据对比便于发现高校就业数据是否造假。(冯海宁)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满怀新期待 迈向新征程──在津全国人大代表赴京侧记

满怀新期待 迈向新征程──在津全国人大代表赴京侧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