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天津用好抗疫故事 讲好思政课 凝聚中国力量

2020-07-22 15:37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天津持续把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用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中国自信、凝聚中国力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天津北方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天津持续把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用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中国自信、凝聚中国力量。

张伯礼回顾了疫情期间,各种硬核举措所展现出的制度优势。短短十几天,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建成投用;一声号令,4.2万医护人员迅速集结湖北;关键时刻,共产党人立下一份份军令状。把疫情大考,转化为凝聚中国力量的生动素材,天津特邀张伯礼院士主讲“抗疫第一课”,之后接连推出4个抗疫系列的宣讲活动,91位专家学者组成抗疫精神宣讲“教授团”巡讲183场,24位医务人员组成抗疫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20场,10位思政课名师录制“自信中国”抗疫公开课13场,持续播出“津城千里、齐心抗疫”网络视频课4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牢记总书记嘱托,天津从全市各高校抽调的100多名优秀思政课教师,组建起7个编写专班,把抗疫故事、抗疫人物、抗疫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材体系。

利用暑假,思政教师李思聪和同事,特意到天津博物馆寻找素材。他所在的团队负责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教案编写,如何将抗疫故事融入到百年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讲述中呢,李思聪从海河医院众多大夫的请战书中,获得了灵感。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个年代的请战书,都见证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在一代一代传承着。

目前,编写团队已经收集了137个抗疫故事、343个案例和先进人物。六集大型专题片《大考》、《2020津门战“疫”纪实》等一批抗疫音像制品,纷纷进入思政课堂。丰富内容的同时,天津还在通过网络课程、微电影、短视频、公益广告等手段,不断丰富思政课的形式。

这个暑假,天津工业大学就在开展“小故事,大担当”的录制活动。同学们找到最打动自己的抗疫故事,整理浓缩,拍摄一分钟的抖音短视频。借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大学生录制的这些短视频,让中学和小学的孩子们,在社区、在家也能分享抗疫故事。(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掌门优课做好基础教育,致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服务

掌门优课做好基础教育,致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服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