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游戏限时不能光说不做

2020-07-30 19:39


游戏限时不能光说不做

  防疫期间,家中孩子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迷上网络游戏,从偷偷玩到公开玩再到不让玩就哭天抢地。“升级”“上分”“充值”替代了孩子每日的语文、数学、英语。说好的“未成年人游戏限时”哪去了?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它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孩子最近痴迷的一款游戏名为“和平精英”,他的操作简单明了——“用老爸的身份注册登陆”,随即进入除吃饭、睡觉都在玩游戏的升级上分境界。从此,家中因“游戏时长”的咆哮此起彼伏。可见,游戏公司在执行“未成年人游戏限时”规定时,给未成年人留下了大大的空子可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4月28日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6.9%;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32亿。中国青少年网民和游戏用户数量巨大,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了诸多影响,沉迷游戏影响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养成,也影响学业。南京市民时先生向媒体反映,其支付宝账号、银行卡在短短14分钟内,被刷掉70多笔总计4万多元。原来都是10岁的女儿玩“和平精英”的充值。可见,青少年沉迷游戏的情况在防疫期间更趋严重,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沉迷游戏、玩物丧志,损害了健康,荒废了学业,更在失去未来。据调查,目前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举措是以实名注册登录为基础的,存在太多破解漏洞。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生物识别技术更加成熟,技术门槛和成本在逐渐降低,人脸识别被应用于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中技术上是可行的,如果12岁儿子用47岁老爸的身份证号码登陆,人脸识别技术就会强行阻止,这才能实现真正限时。

  青少年游戏限时不能光说不做,要有切实可行的禁止措施。仅仅用证件号码识别的“限时”就是个自欺欺人的“幌子”。已经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强制将人脸识别技术纳入游戏注册登录环节,实现人证合一、人机对应,真正做到对青少年每天游戏总时长进行限定。

  从“人证识别”到“人脸识别”,负责任的网络游戏公司应该考虑担负起更重的企业社会责任,保护好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

(责编:胡挹工、刘佳)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自己学技术开店还是加盟?看看这个你就知道了

自己学技术开店还是加盟?看看这个你就知道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