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致敬冷门专业里的热情人生

2020-08-10 00:08


内容提要:日前,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读北大考古专业引热议,有声音质疑考古专业没“钱途”。她却说“我个人特别喜欢,喜欢就够了。”

日前,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读北大考古专业引热议,有声音质疑考古专业没“钱途”。她却说“我个人特别喜欢,喜欢就够了。”

在考古领域找到人生使命,在一个冷门专业里活出热情人生,致敬,年轻的女孩钟芳蓉。

致敬她的纯粹与淡泊。满地都是六便士,她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在给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回信中,钟芳蓉写道“去选择北大,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对于大家关注的就业问题,钟芳蓉表示也有考虑过,因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她希望当一名老师或是在博物馆工作。在学界有一个通常的说法:研究生训练过程和教师录用过程,其基本原则是识别和筛选那些以科研教学为“天职”的学者,把那些不适合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们,特别是那些营利者和投机者,分流出去。因为学术研究是一桩苦差事,若非对知识怀有超功利的热爱,恐难有内在动力去苦苦求索,甘愿坐冷板凳。

致敬她的智慧与胆识。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到尼采“成为你自己”,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这样的哲学追问。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钟芳蓉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虽千万人吾往矣”。面对网上众多不同声音,她力排众议,坚守初心,镇定地说出自己选择考古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樊锦诗也对钟芳蓉的选择予以赞赏和支持:我们怎么去坚持人生,怎么去实现理想,这是每个人的根本问题,特别是年轻人的根本问题。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有文字的历史,需要考古去验证;没有文字的历史,需要考古去发现。中华文明五千年,考古功不可没,考古工作讲述着文化。多数人眼里的冷门考古在钟芳蓉的眼里却是多彩和有趣的,值得她热爱一生、全心寄托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万流归宗。致敬钟芳蓉的自信,致敬冷门专业里的热情人生。(张文雅)

  原标题:致敬冷门专业里的热情人生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十四五”科研经费年增7%以上

“十四五”科研经费年增7%以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