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2020-08-12 17:38


内容提要:8月9日,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召开。

天津北方网讯:8月9日,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召开。这是全国中医药系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担任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黄璐琦、刘良担任副主任委员,13名来自全国中医药科研一线的知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会上,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

会上,学术委员会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伯礼关于实验室建设发展报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方向稳定明确,技术平台先进,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相关技术平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贡献。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凝练方向,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经典理论、临床经验和基础研究协同,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政策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才高地,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在提升中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服务中药产业发展及健康中国建设。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基本路线。张伯礼院士带领团队围绕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基础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以“化学组成表征确切,制备质量可控,具有明确生物活性”为特征的组分中药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并建立了具有6万余种中药组分的实物库,在现代中药创制、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独立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达到2.6亿元,具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并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今年2月,“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标志着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中有了中医药一席之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国家级创新基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疫情防控应急攻关团队,前线后方紧密联动,临床救治与科学研究同步推进,在中医证候学调查研究、中医药临床救治方案设计、临床循证评价、中成药抗新冠活性筛选、创新中药研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率先总结了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和特点,发表了第一篇临床研究报告;提出了“控制由轻症转为重症”是评价疗效的核心指标,为评价中医药临床优势提供了关键指标,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机构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进康复全疗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形成中国特色治疗方案作出了重要贡献;向海外开展中医药抗疫成效宣讲和交流数十次,共享中国经验,展现了中国抗疫独特优势。(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启动

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启动



返回首页